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苏家屯的变迁续集 > 第一百一十四章,三千万元。

第一百一十四章,三千万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志栓吃惊的伸了伸自己的舌头:“伙计,这里面肯定还有东西,再打开一排看看再说”。  两个人很快拿过来螺丝刀和小锤子等,三下五去二,很快就将顶点以下那排铆钉也打开了。  果然,在三角形两个底角两个铆钉的下面有两个阿拉伯数字“01”。“01”下面很规整地摆放着一个塑料一样材料的小袋子,那小袋子的质地很厚,密封非常的严实,但透明度还好,和服装店里羽绒服上面挂着的那个装羽绒的小袋子相似。  可以清楚的看见,那个小袋子里面装着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  这个时候,苏老二和李志栓惊奇的谁也说不出话,好像能相互听得见对方的呼吸声。  他俩只是用眼光对视了一下,就用案子上的那个小刀将那个袋子剥开。  很快两个人就把那张纸条从袋子里面取了出来。  那字条保存的很完整,苏老二拿起展开,纸条有五公分宽,八公分长,他俩顿时眼睛都直了。  可以清楚的看出,这是一张驻沪瑞士银行的存折,金额是3000万美元,左上角上用毛笔写了三个字“王照明”。  可以看得出,这三个蝇头小楷是有非凡的汉字和书法功底的。  这个时候,苏老二和李志栓又对视了一下,两个人也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害怕,傻愣愣的坐在那里,好大一会儿,苏老二问李志栓:“咋弄?要不要”?  “你说”,面对这3000万美元,李志栓心里显然也没有底气。  “你不要光听我说,我的心里乱,真的不知道该咋弄”。  “伙计,不是该咋弄的问题,这么多年了,这存折还管用不管用”?李志栓疑惑地问道。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银行应该是有持续性的,况且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外国商人在中国投资力度的加大,更多的外国银行也在中国设立了分行,我听说过在京城就有瑞士银行存在。不过这个事不关紧,一来咱不偷不抢的,即使说不管用了咱也不可惜,本来就不是咱的钱;若是管用了,咱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取出来为咱苏家屯的学校盖两栋教师公寓,为来咱小村教学的老师们每人建一个单间,卧室,厨房,洗澡间一应俱全,让那些孩子们在咱小村里享受享受城市的待遇;另外,在“矿坑”上建一座大桥,永远解决咱苏家屯后代子孙的后顾之忧······”,苏老二根据自己的想象,对今后苏家屯的教育和生活安全设计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李志栓听得如痴如醉,苏老二的话都停止好几分钟了,他还仰着那信球脸儿,思绪随着苏老二的设计在充分的翱翔着。  “就这,那钱也花不清呀”,李志栓又说。  “哪里有花不清的钱?咱俩在二道桥那里再建造一个免费的养老院,把咱村附近的孤寡老人都集中到里面养老,再把咱地区闲散的劳力招来进行服务,咱就用那剩余的钱给他们发工资。那时咱俩也退休了,也得一点实惠,你当董事长,我当经理,为社会发挥余热······”。  听着苏老二的描绘,李志栓激动的两条腿在地上一蹬一蹬的。  好长时间,李志栓从陶醉中醒了过来:“老二,这事千万可不敢叫康大功和佟仓货知道,他们的喉咙眼儿可是老深,在苏家屯的地盘上办这种事情,注定是没有好结果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