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苏家屯的变迁续集 > 第二百四十八章,文明和野蛮。

第二百四十八章,文明和野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赴山县上班的前夕,苏老二安排家佩和他一起到金岭的山上爹和娘的坟前做个告别,家佩很听话的答应了下来。  那天,苏老二骑着摩托车带着他,当到了苏家屯村口二道桥的时候,苏老二没有进村直接通过苏家屯的道路去金岭,而是在村西口一下子拐了个90度的弯儿,朝苏家屯北面的一个村子里驶去,身后的家佩连忙制止:“爸,咋不进去呢?你是要往哪里拐呢”?  前面的苏老二一边走一边对身后的家佩说:“我没有走错,我就是要绕过咱苏家屯,通过高村再到你外婆家东村,然后再到你爷爷和奶奶的坟上”。  家佩一听,他不干了:“爸,你这是要干什么呢?本来都要多走了好几里路,你为啥要这样走啊?你停下,我自己从咱村里过去”,说着,家佩就要下车。  苏老二把摩托车停了下来,然后他让家佩站在自己的面前对他说:“今天这段远路你是一定要走下去的,要是往常,走苏家屯没有什么,但今天不许你从苏家屯过,原因是你好赖是一个大学生,并且拿上了去‘衙门’上班的通知书,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就是一个‘官’了。今天你若从苏家屯通过,就有了在乡邻们面前显摆的嫌疑了,无论你有没有这样的意识,爸爸认为是有嫌疑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在乡邻们里面前显摆的资格,那样做没有好下场。  我这样做不是说以后都不叫你从苏家屯过,而是叫你用今天这个形式记牢爸爸的初衷,乡邻“欺”不得,那种穿着官场制服在村子里耀武扬威的做派是最不该取的。古时候讲究‘衣锦还乡’,那是封建社会的愚昧,也可以说那是原始社会人类的浅薄。小佩呀,古人在外当了官,若回家的时候都是把八抬大轿放在距离村子七八里地的路边步行悄悄回家,他们这样做的意义我们应该充分地领会,这个传统不能丢!无论你以后干好还是干不好,你和我都要记住今天这节“思想品德”课,无论如何都不要在村子里,乡邻们面前显摆自己。要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去对待这块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的土地,要知道一个人无论怎样的强大,在乡邻们面前都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关于这一点,爸爸把其中的道理也说不了那么清楚,其中的重要意义你自己去悟解吧·····”。  苏老二说到这里,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似乎两只眼睛潮湿起来了,家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默默地又坐上了摩托车,绕道朝爷爷奶奶的坟地奔去。  ······  赴山县上班要乘的车是周四上午8点半路过堰县火车站的火车。  周三上午,苏老二就喊康素贞一同又把家佩所捎带的行李又整理了一遍,到了晚上喝罢汤,苏老二嘱咐家佩早点睡觉,说是明天凌晨3点出租车来接。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家佩就没有好气地问道:“咱家去县城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为啥要早上3:00出发?7:00出发,最早6:30出发赶到火车站,时间不是宽宽有余吗?爸,你这是又要干什么”?  苏老二看着一脸不解的孩子,又看看同样脸色的康素贞,他稍微平静了一下心情,对他俩说:“小佩呀,你说的有道理,爸爸就要是要坚持这个时间出发的,你想过没有?隔壁张叔叔家的闺女两年了都没有考上大学,楼上你李姨家的孩子在家待业也两年了还没有合适的工作,他们是啥心情?咱能不能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一想,趁他们都还在睡觉的功夫,必须得那个时间出校门,咱不能让他们触景生情,心里难受,我就是想让你在这闷热的夏夜,在火车站待上几个小时这样不近人情的方法,告诫你常常多为别人想想,多想想别人的感受,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苏老二清晰的记得,那年楼北面的那个老师家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那老师便天天晚上在他的屋子里吹笛子,吹那欢快的《扬鞭催马运粮忙》,他全然没有顾及到和他不远的那家董姓老师的两个孩子,同时期连高中也没有考上,苏老二亲眼看见,那天夜里董姓老师夹着被子离开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