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满唐华彩 > 第47章 船票

第47章 船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薛白感受到了李岫对他的审视、管束,坦然应道:“我与杜五郎情同手足,故而视杜家两位娘子为姐姐。”  “那就好。”李岫显然是个爱操心劳神的人,略略沉吟,道:“有件好事,阿爷已与你说过,不需我再重复一遍了吧?”  “是,我知道。”薛白笑了笑,配合着显出些许喜意。  李岫对他的态度非常满意,点了点头,道:“倘若你找不回身世,或出身门第配不上相府,却也为难。”  薛白故意发愣,静待下文。  “门第有多重要不必我多说。旁的不提,婚嫁自古便讲究门当户对。”李岫道:“不妨直说了吧,你可愿入赘?  “据我所知,赘婿不能当官吧?”  “有阿爷在,低阶或散职不难,但官身无用。”李岫轻描淡写道,“你在相府中做事,却比朝廷大员威风许多。”  不久前,他才与薛白谈论彼此的志向,述说对未来的忧虑、展示自己的远见。  但涉及到重要之事,他当然还是权贵思维。  平民百姓只要能得到相府的一点赏赐,就足以飞黄腾达了。  至于薛白的志向?志向再大,大得过相府的安排吗?  当然,李岫终究是好心。  眼看薛白沉默了,他十分诚恳地又说了一大番话。  “门第至关重要,你若无好的出身,入仕这条路必定走不远。你有才干,但可知有多少才华横溢之人困守科场直到白发苍苍也不能及第?及第了,也不过是只有授官的资格。授官还须守选,看的依旧是你的门第、有无门路,及第而当不了官者,大有人在。”  “只看你识得的那几名官员。吉温,故宰相吉顼之从子;罗希奭,其舅父官至鸿胪少卿;杨钊,弘农杨氏,宣州司士参军之子;杨慎矜,更不必说了。你若没有一个配得上相府千金的门第,即便右相府为你靠山,入了官场,比罗钳、吉网、唾壶之处境,能好几何?”  “到时,你每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可有心思照料妻子?以风华正茂之姿,蹉跎于蝇营狗苟之间,何益啊?倒不如入赘相府,我会为你做最好的安排,保你荣华富贵不逊高官,还能不为官场规矩所困,活得潇洒,如神仙眷侣。恰似李太白诗言‘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你还年少,心气高,不知世事有多难。我今日所言,你必定不信。但你往后不妨看看,长安城有多少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之高才,求来求去,求不到一官半职。”  “……”  谈到最后,薛白点了点头,应道:“十郎肺腑之言,我记下了。但,这是右相之意?还是十郎之意?”  李岫一愣。  薛白反而更明白些,李家父子是都要求他入赘的。区别大概只在于,李林甫要他入赘之后当个小官,或相府的管事幕客之类的角色,继续对付东宫;李岫为人好一些,愿意保他入赘当个清闲居士,照顾妻子。  要高攀权贵,付出些代价是难免的。  想要上一条大船,船票当然得买。问题只在于,值或不值?  李岫想了一会,许诺道:“放心,我在阿爷面前,还是能说上话的。”  “多谢十郎。”薛白既已递了个台阶,便道:“此事并非你我交谈几句便能定下,我还是得先找到身世。”  李岫听他说过志向,以为他是心气太高,此时见他依旧平和、没有排斥之意,已十分满意,点头笑道:“不错,先找到身世要紧,也许你家门配得上相府。”  “不敢妄想,只是婚姻大事,我还是得告知父母。”  “不错不错,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岫觉得薛白真是沉稳有度,愈发欣赏,连连点头,道:“这样吧,上元节之前给我个答复,如何?”  “上元节?是否太快了?”  “就在上元节前。”  李岫径直敲定下来,却不给解释。  他只是不易察觉地叹了口气,心道时间不等人啊,待过了年,那个执拗的妹妹就成十六岁的老姑娘了……  ~~  相府大堂外,王鉷正要离开,却听得身后有人低声喝道。  “王鉷。”  当世,唯有杨慎矜一人还敢对他直呼其名。  王准当即恼火,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