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白马关郎 > 第631章 临危不乱

第631章 临危不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眼下只知长安失陷,其余情报,尚需多加打探,然后方好行动!”曹真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想来费曜与姜维已经派人前往长安,不妨暂且等待。

数日之间,送往魏军大寨的书信接二连三,曹真这才知道丁奉他们是从南阳走武关而来,鲜于辅死于汉军之手。曹真气得失去理智,将手中书信往地上一扔,大骂道:“都说司马仲达老谋深算,如何竟让蜀军从南阳潜入雍州,他却浑然不知,是何道理!是何道理!”

“这关索用兵,着实神鬼莫测……”杜袭亦是叹息道,“便是他不亲自前来,也能料到长安空虚无备。只是不想曹昭伯等人前来送粮,反倒弄巧成拙……”

听郭淮提起曹爽,曹真的眼中更是燃烧起仇恨的火焰,恶狠狠地望向东方,咬牙道:“丁奉竖子!长安之败,吾儿之死,定让你百倍奉还!”

郭淮此刻也捡起地上的书信,详细读了一遍,当即建议道:“大将军息怒!姜伯约在信中建议我军进驻武功,小心槐里!蜀军此番虽兵力有限,但仍不可小觑,何不从此地分兵相助后将军?如此便可遏蜀军之势!”

“郭伯济此言极是!”杜袭对此深表赞同,“蜀军虽一时侥幸夺得长安,但不曾夺取潼关要地,来日洛阳再派援军前来,两面夹击,丁奉焉能不弃城而逃?”

“……即便能夺回长安,此番损失也难以估量……都是我属于防范,这才使得蜀军奸计得逞!”曹真却是无比痛惜地摇了摇头。

且不说长安城内大量的钱粮物资,万一丁奉效仿董卓来个烧城而去,那对整个曹魏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多亏伯约前番大破蜀军,困死魏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曹真这时又感慨了一番,随即正色道,“诸葛亮大军在此,我不便轻动,今日我便将后方之事全权委托伯约!”

商议已定,曹真立刻命郭淮领兵一万,前去与姜维等人汇合。为了确保姜维此次拥有绝对的指挥权,曹真甚至让郭淮将自己的亲笔信交给费曜,让他也一同按照姜维的计策行事。

“此间只有三万兵马,大将军千万小心,诸葛亮虽未必知晓长安之事,但想来他不会轻易退兵!”临行之前,郭淮颇为不放心地对曹真说道。这段时日,诸葛亮即便知道魏延之败,也没有放弃进兵雍州,不断派遣斥候另寻通过蛟龙谷之路,同时严密侦查魏军大寨。

“伯济不必担心!守卫蛟龙谷,三万兵马足矣!”曹真则是信心十足地说道,“倒是伯济此去,沿途可要好生哨探,切莫放过蜀军细作!”

雍州,京兆,长安

且说丁奉在统计城内魏兵家眷时,听从了邓艾的建议,命张翼领兵一千,带着二百长安降卒前往子午谷口,而那里只有两百魏兵。前日得知汉军突袭长安后,几十名家眷在长安的将士已然忧心忡忡,不知所措。等到张翼率军一到,长安降卒高声劝降时,镇守子午谷口的魏兵更是毫无斗志,转眼便尽数投降。

如此一来,丁奉等人即便在雍州战事不顺,也可以通过走子午谷撤回汉中,以保万全。至于杜县那群残兵败将,丁奉也全然不放在心上。随着京兆一带的隐患渐渐除去,丁奉那边也收到了汉军从周边打探到的情报。

原来,长安距离渭水不过十余里,也有许多居住在渭水河畔的百姓亲眼看到前番有大量魏军尸首从上游顺流而下,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不过后来也有汉军的尸首飘下,接着就是魏军传来捷报,说是魏延被费曜与姜维杀得大败亏输,逃到莲花山上生死不明,攻打陈仓的汉军也仓皇逃回散关。

“想不到镇北将军竟会落得如此地步……”召集众将于太守府邸内商议军情的丁奉闻知此事后,不由得双眉紧锁,思虑良久后,他方才转向邓艾,“士载,你怎么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