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小户女 >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七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交往的人家多了,送的节礼也会多。苏氏婆媳早早地就吩咐准备起来了。甚么交情的人家送甚样的礼,都列的清清楚楚。

苏氏一边跟朱氏列单子,一边腾出空来教导女儿和侄女。

"送礼当然很有个讲究。譬如你外祖母那头,苏家是普通庄户人家,并不算多有钱,所以咱们得考虑到实际情况,送绸缎绫罗,他们也穿不出去,所以多送一些质量好的细棉布就是了。他们是你啊娘我的至亲,所以月饼就按甜咸各四盒的来送,再加一些糍粑,鸡鸭就对了。可若是董大人家,粽子送各两串就够了,但细棉布是拿不出手的,所以咱们得准备两匹绸子,两匹缎子。杨官人家是北边儿来的,吃不惯咸月饼,咱们就不必再拿咸月饼去了,直接送四盒甜月饼。旁的鸡鸭,点心,酒品之类,也看着办。你们明白了?"苏氏细细的说清楚。

朱氏补充道:"当然,送礼物之前,也要打听打听清楚收礼主妇的喜好。若是像刚刚娘说的,杨官人阖家都不爱吃咸月饼,咱们却送了咸月饼去。难免惹得别人心里不快。送节礼为的是个结缘,拉近关系,若惹得别人心里不快,就本末倒置了。"

苏氏点点头,又说:"还有一点,也要考虑亲戚们的回礼。譬如你外祖母,哪怕我再心疼他们,但我也不会按照给董大人的礼数去送,为的就是怕送礼过重,你外祖母他们还不起,倒是增加了负担。"

见霜降和四娘若有所思的点头。

苏氏就笑道:"这么着,光说呢,也瞧不出个甚来。三郎媳妇,你把那边帖子上的名单给她两个一人一张。你们试着拿纸来,先草拟一下给这两张帖子上头几户人家的送礼规格。"

朱氏点头应是。

霜降拿到的一张,上头有五户人家。分别是兴顺商号林家,府城董大人麾下八品小官何家,朱氏的娘家朱家,许元娘家,以及禄哥儿的先生蒋家。

她拿着这张单子就知道,这上头的人家分量都不轻。

朱家许家自不必说,是两位嫂嫂的娘家。林家既是四娘的婆家,又是三哥预备的合作对象之一。何大人虽说官位不大,但他掌管西市铺子的扩张和商铺审批,是个肥差,当年沈家布庄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的扩张为两层小楼,就是因为走通了董大人和何大人的路子。这层关系是不能断的,保不齐家里铺子甚时候又要找上门去,所以也轻忽不得。禄哥儿的先生,时下重视天地君亲师,既是禄哥儿的启蒙先生,那自然也值得厚礼。

霜降思索了片刻,才偏头叫了杏花磨墨,铺纸。

在纸上头一一写下:

兴顺商号林家,赠月饼甜咸各四盒,鸡一对,绸两匹,状元红两坛,糍粑一盒。

朱家许家,赠月饼甜咸各四盒,鸡一对,细棉布四匹,青梅酒两坛,糍粑一盒。

何家,赠月饼甜咸各两盒,青花细绸两匹,妆花缎子两匹,糍粑一盒,状元红两坛。

蒋家,赠月饼甜咸各两盒,碧潭春雪两罐,宣州狼毫一对,糍粑一盒。

写完,她轻轻吹了吹,墨迹稍干,就拿给苏氏瞧。

苏氏边看边提问:"为甚林家送状元红,许家朱家送青梅酒?为甚蒋家不送布料,送茶叶和狼毫?"

霜降胸有成竹的答道:"林家太太和林郎君都是身体康健的,自然送烈一些的状元红。但朱家伯伯岁数大了,时常有病痛,许家小郎尚且不足十岁,都不宜饮烈酒,故而送温和酸甜的果酒。蒋先生是文人,爱品茶,我想,送两罐哥哥自州府带来的茶叶和狼毫笔,比起布料来更能让他高兴。"

苏氏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