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风流小太监 > 第94章 陛下看人不准

第94章 陛下看人不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躺着看。" 李书恒半眯着眼睛,躺在太师椅上摇摇晃晃,头也不抬的说道。 陈良愣了一下,讪笑着搓手不知该说些什么。 "老夫难得跟你开个玩笑,你怎么不接话了呢?这个苏公公啊,不仅有才华,而且还很适合经商。" 李书恒瞥他一眼,突然笑呵呵的坐直了身子,伸了个懒腰说道。 "其实我和义父的见解一样,小苏兄弟简直太有经商的头脑了,说实话我刚听闻他要给书院学子降价的时候还很不理解,这不就损失了一大笔银子嘛。" "现在我算是明白过来了,哪怕卖十五两银子一册诗集,小苏兄弟也是赚的,而且还赢得了咱们大唐读书人的好感,可谓是名利双收啊!" 陈良松了口气,既然义父认可了苏铭这个赚钱方式,他就没什么顾忌了,将自己的想法都给说了出来。 "你能想到这一点,有进步了。"李书恒颇为意外,嘴角的笑容更加浓郁了几分,转而点评道,"他这个生财之道很有创意,值得大唐户部借鉴。" 听到这里,陈良有点懵。 卖诗集怎么就跟创意有关了呢,更和户部打不着八杆子的关系啊。 "你想到哪里去了,老夫说的是他卖诗收取定金的做法,这等同于提前就把银子给赚了,本来一些急躁之人等不到诗集,可能就会想着放弃暂时不买了,想着以后容易买到的时候再买,可这期间万一改变主意了呢?" 李书恒似乎看出了他的心头所想,哭笑不得的解释了一句。 "我明白了,果然还得是义父看的更透彻,"陈良兴奋的点点头,转而有所犹豫的说道,"可是万一那些交了定金的人最终也没买呢?" "那又如何,苏公公还是躺着就把银子赚了,不买诗集可以,定金不退,这是白纸黑字盖了章的,容不得反悔。" 李书恒叹了口气,其实这等行径很霸道,但却又让人挑不出毛病,都是两厢情愿的事情。 他越想就越觉得苏铭这个小太监有趣,总是在他以为这就是苏铭能力极限的时候,偏偏又会给他带来耳目一新的惊喜。 "这……委实高明!" 陈良目瞪口呆,有些汗颜。 "在苏公公之前,诺大一个唐朝却没有任何人采取收定金的方式来售卖商品,甚至连老夫都没有这个想法,他的经商头脑是毋庸置疑的,你可知他最大的凭仗是什么?" 李书恒沉吟片刻后,忽而凝声问道。 "当然是满腹经纶的才华了!" 陈良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毕竟这《唐诗三百首》能卖的如此火爆,主要就是因为文人墨客们喜欢那一首首惊才绝艳的诗篇啊。 "错,他最大的凭仗是朝廷的信用!这个苏公公,完全是个胆大包天的人物!" 李书恒冷笑着摇摇头,扶着太师椅的把手站起身来。 "你以为别人为什么愿意付定金?只是因为他的写诗写得好?难道就不怕交了银子却没拿到诗集,落得一个两手空空的下场?" "大唐谁不知道苏公公是陛下身边的红人,整个大唐的朝廷啊,都被他给算计了,所有交了定金的人都会以为他是朝廷中人,所以肯定不会违约。" 李书恒背负双手开始踱步,双眸深邃的如黑洞,他现在都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可以掌控这个苏公公了。 陈良闻言彻底傻眼了,后背都在冒寒气。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小苏兄弟卖个诗集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圈圈绕绕,听的让人头晕又心累。 "你以后跟苏公公交往的时候要谨慎些,这个人,如果没有夭折,未来的成就恐怕不在我之下。" 李书恒冷不丁转过头来看向他嘱咐了一句,内心也有些摇摆不定了。 他固然是看重人才,可一个未必能被他所掌控的人才,是留着好,还是尽快杀了好? "义父多虑了,小苏兄弟怎么也不能跟您相提并论啊。" 陈良心神凛然,义父对苏铭的评价如此之高,恐怕并非是什么好事。 "看来你跟他关系真的很好啊,罢了罢了,你也别多想,老夫没别的意思,老夫是觉得他不能习武终究是遗憾,你以后也多帮衬他一些,免得他被人害了。" 李书恒听出来了他话里的维护之意,便悄然打消了除掉苏铭的念头,免得这个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