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风流小太监 > 第228章 自寻死路

第228章 自寻死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想到词,苏铭的脑海中便出现了两个人物,苏轼和李清照。 这两位分别是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代表,两人所作的词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苏铭在短暂的犹豫过后,还是选择了苏轼的词,水调歌头。 这首词传唱度极高,句句都堪称是千古绝句,碾压董文达作的破词几千个来回都不在话下。 “这……这是你作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董文达听完后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彻底被震惊了。 他目瞪口呆的看着苏铭,久久无法移开目光。 换做以往要是有人对他说,有天你会盯着一个男人看很久,董文达绝对会把对方的脑袋摘下来当球踢,然后大骂一声放你娘的屁。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肯定是抄袭别人的词!” 董文达急的抓耳挠腮,咬牙切齿的从口中挤出来一句话。 “难道只要别人比你作的词好,你都要说别人是抄的?” 苏铭面不改色,淡然一笑。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抄呢,这叫借,借苏轼的词来灭一下这厮的嚣张气焰。 董文达的嘴角抽搐了一下,被怼的哑口无言,暗恨自己的失策,本是想要在宁芷兰面前卖弄一下自己的文采,哪知道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当真是好词。” 先前一直都保持着沉默的董奶奶忽然开口了,笑眯眯的看着苏铭,眼神意味深长。 宁芷兰的小脸微红,下巴却抬高了些许。 “呵呵,作词作的好也无所谓,我看你全身上下没有半点真气流露,莫非你不能修炼?” 董文达脸色阴沉,突而眼眸一亮,突然振奋起来,冷声笑道,“大唐以武立国,你这个年纪连一品修为都没有,出门也不怕别人耻笑吗?” 苏铭撇撇嘴,他只是用隐气术掩盖了自己的真实修为,不过这个也没必要跟眼前的愣头青解释。 “放肆!你爹娘就是这样教你为人处事的?” 董奶奶眯起了双眼,开口呵斥道。 “三姥姥,这不怪我啊,是这家伙欺人太甚!” 董文达脸色涨红,抬手指着苏铭的鼻子一脸愤愤的说道。 “奇了,不是你挑衅我在先?” 苏铭双手笼袖,诧异的盯着他问道。 “敢问仁兄,姓甚名甚?” 董文达心头破口大骂不已,阴测测的问道。 当着三姥姥的面,他不敢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性格,更何况也有宁姑娘在场,也不能破坏自己的形象。 可既然自己丢了这么大的脸面,这个场子是必须要找回来的。 只要出了这个院门,事后再将这小子弄死,方能解心头之恨! “文达,你可以回去了。” 还没等苏铭开口,董奶奶便又瞪了他一眼,不冷不淡的说道。 “啊?”董文达愣了一下,迟疑的看了看宁芷兰,突然赔起笑脸,谄媚道,“三姥姥,不是您喊我过来和宁姑娘结下一段善缘的嘛,我这还没……” “你们不合适,我现在让你走。” 董奶奶不耐烦的打断了他的话,眼神骤然变得凌厉。 “三姥姥,您这是帮外不帮亲。” 董文达只觉得心头怒火在蹭蹭的往上窜,额头青筋暴起,几次都想要开口骂上一句该死的老太婆,但想到父母在这个老人面前都是唯唯诺诺的样子,他终究还是忍下了。 “滚。” 董奶奶这次更为果断干脆,只吐出了一个字。 “行,我走,今后再有这种事,您就是让我爹娘把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不会再来的!” 董文达强行压下发火的冲动,深深的呼了一口气,硬生生的从脸上挤出来一个难看的笑容,狠狠的瞪了苏铭一眼后扭头就走。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小院后,董奶奶才失望的摇摇头,转而看向了宁芷兰笑道,“你这丫头,心有所属了也不说,我这是帮了你倒忙咯。” 宁芷兰闻言顿时慌乱的连连摆手,结结巴巴的说道,“奶奶,我哪有啊。” 董奶奶失笑着摇摇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