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山河颂 > 转场

转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魏县逐渐步入正轨。

绿柳庄来的是萧子期熟人,响水河畔撑船过河的白衣女子明荷。三宗四派消亡后,大晋江湖纷争四起,没有大势力压制,小帮派互相厮杀,今天你攻门,明天我灭族,腥风血雨,纷乱异常。

斗争波及绿柳庄,庄主萧紫衣下令封闭山门。她性子恬淡,不喜打斗,关多久都耐得住。但庄内其他女子一直在外从事经营活动,徒然拘束起来,很是难受。

萧子期信一到,明荷带队,领着三百名弟子从绿柳庄赶来。女孩们洗尽风尘,立马投身赈灾,加上萧子期从定西军要来的数十退伍军尉,不仅填补了魏县官吏的空缺,还大大加快国营农场的运营进程。

魏县人士傻眼了,再僵下去,丢官丢位指日可待,魏县大乡绅被连根拔起,余下的不过仗着萧子期无人可用,如今见萧子期哐哐哐拉来一堆人,干得有声有色,汤都喝不上,哪还顾得上立场,车头转的那叫一个快。

原业也松动了,扭扭捏捏来找萧子期,被后者扔到河工队。翟一冉人老成精,又有一票徒子徒孙压阵,怎会怵一帮书生。

老头不按常理出牌,所有书生一律去挖渠搬河沙,不干活不给饭吃。一套组合拳下来,书生们折腾的灰头土面,中间跑的翟一冉也不管,反正想做事先干活,倒是筛出一批踏实肯干的平民子弟。

墨门加入,挖渠工程一日千里,引水入渠只待时间。

而翟一冉的小师弟,专研农学的赵珂子被萧子期留了下来。

如今大晋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土地的问题,土地问题萧子期无能为力,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地解决粮食问题。高产耐旱的农作物,无外乎苞米、马铃薯、番薯之类。

雍州旱情初起时,萧子期便发动萧氏势力寻找高产作物,可惜一直没有结果,直到……她漂到鬼渊,在席方平的药田中,无意间发现绿油油的番薯苗。

番薯!前世康乾盛世最大的幕后功臣,封建时代,底层民众活命稻草。

萧子期挖走番薯,本想立刻找人育种,紧接着发生魏县乡绅谋夺灾粮事件,好在,她遇到墨门。

听说番薯亩产三千公斤,赵珂子根本不信,萧子期强压着他育种,抓紧时间栽种到国营农场。魏县乡绅土地皆为上等粮田,番薯对土地质量要求不高,又不会大面积占用原作物,正适合套种。

萧子期典型城里人,认出番薯苗已然不易,怎么种却一窍不通,好在墨门及时送来农学专家赵珂子。

至于后续脱毒减产问题,等赵珂子发现番薯产量,自会想办法解决。

搞定赵珂子,萧子期心情大好。

如今魏县步入正轨,难民中青壮或加入河工队,或参军入伍,老弱帮忙熬粥,劈柴,建房子,一日两粥饿不死,加上家里男人领回的饷银,日子越过越美。

难民有了钱,城里人也不驱赶了,县城的饭堂、酒肆、布坊各大商铺跟着繁荣起来。

魏县城门大开,来往之人络绎不绝,车水马龙,城内店肆林立,各色幡布飘展,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吵杂喧闹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全然不见之前剑拔弩张,颇有几分稀罕的繁华。

魏县募兵一千,实打实的万里挑一。漠凉都尉史青深谋远虑,将带来的三千府兵,挑出一千与新兵混编,以老带新,勤加训练,校场上,喊杀声直冲云霄,不过月余,便有了军形。

不过新军多为普通人,武人凤毛麟角,维持秩序尚可,真遇到以武者组成的军队,那就……

养军又养民,粮秣消耗惊人,魏县乡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