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 第一百零一章:科学思潮(感谢书友温柔如我般的支持)

第一百零一章:科学思潮(感谢书友温柔如我般的支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最近一段时间投身于关于“电”的研究,做出了很多总结性的东西,让大明的电学有了系统性的研究路线。

“务实学派”几乎都是萧升的拥护者,因为他们都是起于微末的贫寒子弟,正是在萧升的支持下,才有机会学习到知识,从落后的无知百姓蜕变成为进步的知识分子。

在大明文官眼中,萧升只不过是一个得到皇帝偏爱的商人。

而在这些学子眼中,萧升就是集各学科之长于一身的学术大佬,真正的科学先驱。

宋世明等人所做的实验,不过是把“萧升的科学猜想”进行验证的过程。

萧升的办学理念是基于大明现有的科学思想出发进行深入探讨,是一种引导式的学习模式。

这些人虽然在目前掌握的只是现代初高中的理论知识,但实际上正是这些东西,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基础。

每一项实验的完成,每一次数据的获得,在大明京师学堂可能都被按了快进键。

原本在历史上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创造性提出的学术理论,在这里几天时间就会搞出来一条。

这些东西,都将编入新式的教材之中。

而毫无疑问,京师大学堂这最开始的一批人,就是先驱!

或许他们本来不应该拥有那么高的荣誉,可时事造就英雄,萧升需要一批人来代替历史上那些西欧人,而恰好他们赶上了。

站在风口的他们,一个个都将成为了学术界大牛级的人物。

当然,现在的他们还是在探索阶段,毕竟如今的大环境下也不会给到他们多么高的荣誉。

不过,科学的思潮已经在大明京师之中出现,甚至向着周边开始蔓延。

北方的学子和南方的士子俨然成为了两个不同的体系,自古文人相轻,更何况新学对传统的官僚集团具有很大的威胁。

所以宋世明这些人要面临的考验还很多,只是现在还没有到那一步而已。

这一次对蒙古草原的安置方式引起的学派之间的争斗,算是一个开头,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头而已。

两拨人“隔着栅栏”对喷,并没有真正面对面来一场“真刀真枪”的战斗。

主要是萧升在把控着局面。

新派学子还是太过薄弱,他们出身贫寒,真要是下场,肯定不占好处。

而且,还没有到掀桌子的时候。

(求月票,欢迎加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