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 第一百零七章:医学院和医疗司(感谢书友幻羽呀的支持)

第一百零七章:医学院和医疗司(感谢书友幻羽呀的支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从病理到临床症状,再到治疗根据和方法,写的非常详细。

这位老先生已经有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到他这个年纪,最重视的就是传承。

听到皇明医疗司的建设以及皇帝的召见,他当天就启程从江苏往京城赶来。

类似于陈老这样的医学家还有很多。

华夏古代重视医德,所谓“不为良相,即为良医”,都是有着兼济天下的志向所在。

现在《大明周刊》和《煌夏日报》在北直隶,山东布政司,山西布政司,陕西布政司,辽西地区,河南布政司等地的分社足有七十多家。

由煌夏商会直属的机械加工厂出产的印刷机,如今推动了整个大明印刷业的革新。

京城的总报社,一晚上可以印刷出十万份报纸,成本在机械化生产之后压到最低。

因为商业流通,购买报纸的人也很多,十万份报纸京城完全可以吃得下。

而一份同一内容的报纸,各地想加的总印刷量达到百万份以上。

报纸卖的多了,广告费也就跟着水涨船高,报社每个月流水达到了二十多万两!

别看一份报纸仅仅需要银钞叁分,但架不住量大,刨除各种成本之后,一个月也有十万两纯利。

当然,对煌夏商会来说,一个月十万两的利润并不算多,但报纸对舆论的掌控,才是关键。

比如关于“皇明将士陵园”以及“皇明医疗司”成立的事情,经过报纸的宣传,一个月之内传遍了整个北方地区。

很多热血青年人决定弃笔从戎,投身军伍;也有很多年轻人想要进入医学院,为大明百姓减少苦痛。

药材生意的利润很少人看得到,或者说看得到的人并不会将其公布出来。

只有涉足其中,才能了解到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一笔惊人的财富。

皇明医疗司将医药行业规范化,要求凡是挂着“医馆”牌子的才可以行医,卖非处方药,而开设医馆的要求则是需要至少有一名经过医疗司的考核的“正式医师”。

医疗司对医师等级进行划分,分别是,见习助理医师,普通正式医师,高等正式医师与特级正式医师。

除了医馆之外,专门卖药材的叫做“药店”,不能给人看病。

医馆和药店均有评级,不同等级的医馆和药店,对医师数量,药师数量,器材,安全设施,卫生条件等等均有要求。

当然,一切在初建阶段,需要一步步加严管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