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 第134章:臣以为然求

第134章:臣以为然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造船带动的人口很多,于是这新城之中,人员变多了,消费也就跟着出现了。

明朝的海禁其实到了现在已经只是存在于朝堂上的言论而已,天津这里的来往船只还是不少的。

尤其是有着煌夏商会这个大树作为收购方,那些来到天津的船只,几乎都是赚取大笔的大明银元或者煌夏银钞返回南方等地。

故而这里的繁华程度并不比京城要差,甚至于因为流动人口偏大,看起来要更加繁华一些。

这就是盛世的样子啊!

一旁的毕自严看着周围的景色,眼角不由得就湿润了一些。

徐光启发现他的异常,不着痕迹地对他笑了笑,两人已经知道彼此的想法。

这里最繁华的地方,还要数煌夏商会建设的商贸大厦。

京师之内的那个不过才三层,而这里的大厦却是足有五层,里面各种店铺,商品琳琅满目。

朱由检看着香料区的商品,忽然开口说道:“诸位,朕听说海商把大明的瓷器和丝绸拉到欧罗巴等地,就可以换回来一船的银子。

而再把这些银子换成香料返回大明卖掉,就可以换到两船的银子。

这么大的利润,却没有一个合理的税收来让这些银子反馈大明的百姓,朕实在是觉得有些可惜。”

这番话让诸位大臣心中一紧,皇帝这意思明显有两层,一个是看上了海上的生意,想要开海;另外就是还想要对海商进行收税。

开海,商税。

无论是哪个,都是挑动这些士绅官僚直接利益的东西,皇帝竟然还想要一次办两件事。

当即就有一个南方出身的大臣开口说道:“陛下,海上倭寇众多,开海之后,大量的倭寇进入我朝边境掠夺,伤民无数,还请陛下三思啊!”

朱由检并没有反驳,而是非常认同地说道:“不错,因为倭寇的存在,导致我大明无法开海,获取来自其他国家的白银和粮食。李侍郎,你是这个意思吧?诸位大臣,你们也是这个观点对吗?”

“臣以为然!”一人站出来说道,紧接着,其他一些代表也都站出来表明了态度。

不过真正的阁臣级代表,没有直接站出来。

“好!那就把这些倭寇全部消灭!朕听闻东南地区,倭寇最为猖獗,朕决定建造铁甲舰千艘,巡视大明海防,就要看看,在如此坚船利炮面前,还有哪个倭寇敢犯大明之天威!”朱由检闻言高声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