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金瓯英雄传 > 第1章 引子

第1章 引子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的个人信息:  姓名:郑发  性别:男  民族:汉  身高:1.68米  籍贯:路州府永宁镇郑家湾村  父亲:郑顺利,农民  母亲:杜鹃,家庭主妇  妻子:周颖  儿子:郑帅  女儿:郑好  我没有什么特别,跟你们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个成员,只是当时的叫法跟现在不一样罢了。  我生活的那个年代,国号叫“宋”,史称北宋。是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的国家。当时,整个中华大家庭四分五裂,历经了五代十国。  这些小国家小朝廷,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整天打来打去,互相并吞,争夺地盘。所以,战事不断。害得天下老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我就是在那个年代出生的。当时,家里很穷,有时穷得揭不开锅。尽管也有一亩三分地,但是土地贫瘠,收成不好。加上当时连年战争,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可是,当时的官府,才不管你那么多,该交的你还得交,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有时候逼急了,还动手打人。如果用“天下乌云一般黑”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不过,这家有人当兵,便可以减免一些税收。因此,很多老百姓为了活命,都把儿子往战场送。至于是死是活,只能听天由命了。如果说父母狠心,那可是有点冤枉他们了。他们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因此,各地的“适龄青年”,几乎都去当兵了,家里只剩下那些老弱病残和妇女孩子。  记得有一年,呼延赞将军来到我们镇上招兵,我爹便带着我报了名。从此,我成了他手下的一个兵,也成了一名职业军人。  当时的情景,我记忆犹新。说了,也不怕你们笑话。那年,我刚满十六周岁,瞒着父母,谈了一个女朋友,名叫周颖,是邻村的。当时,我们正在热恋,已经到了分不开的地步。  突然之间,生活被打乱了。父亲要我报名参军,我有点不甘不愿。谁都知道,当兵意味着什么。说白了,当兵就是提着头脑过日子,今天不问明天事,过一天是一天。尤其在我们那个连年战争的年代,更是如此。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在离别的那天晚上,我和周颖私定终身。她对我不离不弃,让我非常感动。她临别时的一句话,是我争取活下来的动力:“你要活着回来,我在家等你,可别辜负了我。”  我之所以活了下来,并不是贪生怕死,更不是苟且偷生,而是凭自己的实力,一次次的战胜对手。这一点,作为一个兵,我问心无愧。  说起呼延赞将军,你们现在对他不是很了解,也许可以从小说《杨家将》中,知道他的一些事迹。其实,他的名字在当时是响当当的,凭借赫赫的战功,号称大宋战神。这种荣誉,是很少人得到的。因此,我在他手下当兵,多少也有沾点光。  在军营里,我认识了两个好朋友,后来成了生死兄弟。一个叫康保,也是路州府人;另一个叫和顺,他是魏州府人。  因为是刚入伍的新兵蛋子,一走进军营,我们都被安排在军厨里打杂。工作之余,再参加训练。从基础训练到高强度训练,训练科目,每个人都得过关,一点也不能含糊。  当时,我有点想不通。可是,时间久了,我也就明白了。因为,战场不是菜市场,面对的是敌人,而不是顾客。你如果没有两下子,在拼杀的时候,一下子被对手放倒,死的肯定是你。如果你训练有素,掌握拼杀机巧,死的便是对手。  在战场上,是没有人情可言的,一旦你心软,或者下不了手,倒下的肯定是你。因此,在和敌人肉拼的时候,千万别犹豫,“该出手时就出手”,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你就是最大的赢家。  在军营里摸爬滚打,我锻炼了自己,成了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在伙房里打杂一年多,我便脱颖而出,从幕后走向前台。开始,我从侦察兵干起,由于表现出色,便当上了伍长,后来提拔为百夫长,再到千夫长。一步一个脚印,见证了我在军营中的成长。  不过,我很幸运,每一次战斗,我都活了下来。看到在战场上倒下的战友,我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