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金瓯英雄传 > 第51章 二征河东

第51章 二征河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呼延赞回到山寨,已有一个多月余了。  在这期间,他见证了军营里的皮肤传染病。多亏了谭大夫的出现,挽救了无数的性命;在这期间,他组建了自己的亲兵队,准备让它接受战争的洗礼。  一天,哨兵前来禀报,有一个朝廷快马正在寨外。李建忠听说,知道朝廷有事,连忙让哨兵请他进来。  快马走进帐中,冲着呼延赞一拱手,说:“将军!朝廷有急事,圣上让你回京。”  “好,我准备一下,明天和你一起回京。”  李建忠让人把快马安顿在寨里过夜。呼延赞说:“朝廷急着召我回京,肯定是要再征河东了。我走了之后,您要做好战前动员和准备。万一真是再征河东,我们保康军肯定是作为先头部队。在大部队经过太行山时,您要随时带着军队策应。”  “知道了。贤侄放心去吧!在朝中,一定要提防潘仁美这个奸贼,再使阴计。”  “会的。我心中有事。”  次日,呼延赞将军带着马氏和慕容剑,以及新组建的亲兵,一行几十个人,随快马向汴京进发。  回到汴京后,呼延赞仍然住到天国寺。  这是我吃这么大,第一次来到天子脚下,既高兴又好奇。进京时,一路上,我不停的东看西看,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繁华的地方。心想,要不是当时爹让我报名当兵。也许,我这辈子都不可能来到这个地方。应该说,也要感谢我的崇拜偶像——呼延赞将军。是他有意提拔我,让我当了亲兵。  来到汴京后,我们亲兵队当然也住进了天国寺。这里,暂时成了呼延赞的将军府。  刚回到京城,呼延赞将军安顿好一切后,连忙上朝面圣。恰好,在走进金銮殿时,和潘仁美相遇。他假装没有看到我,我也不理他,就当作是陌生人。  文武百官到齐了。太宗皇帝高坐在龙椅上,他用眼睛扫了一遍文武百官,开金口说话了:“今日朝会,要议一议一个重大事情。那就是先帝临终时的第一个遗嘱——征伐河东。经过我们的准备,朕认为,再征河东的时机已经成熟。各位爱卿,你们认为呢?”  八贤王出班说:“征伐河东,完成国家统一,是先帝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只可惜,先帝英年早逝。如今,陛下高举义旗,继承遗志,再征河东,完成国家统一,臣举手赞成。”  八贤王的话刚说完,文班里的官员,都大声附和着。而武班里的王文赞也出班说:“大宋军队已经准备就绪,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我们立马就出发。”  作为大宋朝廷的“国防部长”,他的话,是代表军方发声的,具有权威性。  太宗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说:“任命潘仁美为北路都招讨使,高怀德为正先锋,呼延赞为副先锋,八贤王为监军,驻扎在太行山的保康军,为开路先锋,由李建忠将军统领。共计十万精兵,克日御驾亲征。散朝后,大家回去准备。出征日期,到时再公布。”  宋太宗二征河东的消息,通过北汉的间谍网,很快就传入了晋阳。北汉主刘钧彻底坐不住了,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他连忙召集众臣商议应对之策。  刘钧说:“宋国新立太宗,又招伏太行山呼延赞为将。新闻赵光义御驾亲征,再次发动对我北汉的讨伐,众爱卿有何良策?”  军事统领丁贵出班说:“当年,陛下召回山后杨令公,解泽州之围。两军讲和,各自退回。如今,这么多年了,军士蓄锐,兵甲坚利,陛下可以高枕无忧。当时,敌兵之所以长驱直入,是因为我们准备不足。如今,我汉国今非昔比,有道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陛下不必担虑。”  刘钧听从他的话,传令各边关,加强防备,加固设施,应对宋军的进犯。  刘钧之所以知道了大宋的进军策略,全赖于它的间谍组织——护国之盾。这是北汉设立的,类似于大宋的“正义之剑”,是一个从事间谍活动的特殊组织。它有可能已经渗透到大宋朝廷的首脑机关里面,从而获得第一手情报。再通过间谍网和特殊通道,第一时间传到刘钧的手中。  先不说刘钧已经知道大宋二征河东的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