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 525. 纵横家人才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请来再……

525. 纵横家人才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请来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秦王政反正是管不了这个儿子了。

对方不知道活了多少岁, 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想要掰回来,谈何容易。

而且就算现在看似说服了儿子, 那也没用。他肯定比儿子先离世, 等他一死,儿子继承了王位, 谁还能管得了这小子?

随他去吧。

又不是小孩子了, 当了那么多年秦王, 扶苏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会冲动行事的。

秦王政摆摆手让儿子消停点。

他不管扶苏怎么想的,扶苏也少来洗脑他。有这功夫多看两封奏折,比什么都强。

扶苏乖巧地闭嘴了。

时间过得很快,派往韩地的秦吏在当地适应得不错, 看样子再过几个月就能彻底上手了。

其实韩国和秦国打交道的次数非常多, 毕竟它就堵在大秦东出的道路上。这些年来被大秦左啃一口右啃一口的, 啃到灭国时只剩下巴掌大点的地方了。

也就是说, 大秦其实对于接收韩国的地皮和人口很有经验。相比于其他地界,同化韩人是最简单的一关了。

不独是韩国,居住在各国交界地带的黔首都差不多。

战国时期大家互相攻伐, 边境城池变动极大。

哪怕不算那些被战国七雄吞并的小国, 光看七雄各自占有的本国城池, 也时常能够看见归属权的变更。

今年打了仗, 赵国赢了, 于是魏国割几座城给赵国。明年魏国来复仇, 赵国输了,割另外几座城还给魏国。

还的都不一定是之前抢来的那些。

六国黎庶今年是赵人明年是魏人,过几年又变成了齐人、燕人……这么折腾下来, 谁还有国家归属感啊?要不是周天子实在没有存在感,大家可能更倾向于自己是周人。

所以那些叫嚣着要复国的,怀念故国的,除了各国贵族之外,也就是长期居住在远离战乱地的黔首。

越靠近国都的,可能归属感越强。

——韩国除外,韩国只剩个国都了。

扶苏并不担心那些战乱地带的庶民会生事,他们才是战国时期真正饱经风霜的人,天下能再无战争他们求之不得。

但是太平地界的那些就不好说了,这些人寻常也就是应付一下征兵,自己的家园不怎么受到侵袭。

可若是大秦的徭役太重,让他们对比之下觉得还不如六国时期服兵役的话,那他们就可能会闹了。

好在,庶民大部分时候闹不起来,需要有个领头人。

所以迁走贵族是必须的,大部分动乱都是贵族起的头。只是全部迁入关中,隐患也很大,那些人在关中也很能闹事。

关中是大秦的政治核心地带,闹起来对大秦的影响太大了。尤其咸阳附近和函谷关一代,绝对不能给他们机会接近。

扶苏皱眉看着舆图。

若是把贵族迁到西北蛮荒之地,确实可以防止这群家伙折腾。但,那里接近诸戎和匈奴,那群人倘若脑子不清醒勾结外族,也是个祸患。

关中不行,西北不行,巴蜀就更不行了。

巴蜀是大秦很重要的粮仓,而且还有天险阻隔。他们在里头把控住入蜀的道路,就能自己关起门来过小日子。

父亲当年把人迁入关中还真是没得选,不放在六国故地,那就只有关中。好歹关中有重兵把守,可以盯紧了那群人。

果然还是杀了最方便吧,就是无故斩杀那么多贵族,容易引起六国反弹。

扶苏指尖轻点桌案,开始思索要如何借刀杀人。

能不自己动手是最好的,找个注定要死的家伙来背锅。全程最好都不要有秦国插手,免得沾上一身腥洗不掉。

之前针对韩国逃走的旧贵,扶苏的想法是让齐王出手。齐王身边的相国后胜收了大秦的好处,可以帮忙说动齐王犯蠢。

一事不劳二主,扶苏觉得齐王建确实挺合适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