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 > 21. 赈灾

21. 赈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会做衣服的男子们也没闲着,有人去帮忙维持秩序,有人去不远的山林找木材,找干草,找回来搭建棚子或者生火当柴烧。

城门外终于是彻底热起来了,灾民们眼中再没有前些日子那种看不到希望而混吃等死的迷茫。

全是活下去的希望。

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赈灾方式,就连官员们也没见过这样的方式。

不到两个时辰,城外发生的事情,全都一五一十地传到了皇帝耳朵里去。

皇帝嘴唇翕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众人拾柴火焰高,实在是个妙人。”

转身,“华伴伴,笔墨伺候。”

他要把祁秋年这种赈灾方式落实到其他州府去,其他州府收容的灾民没有京城这么多,但也不能放任不管。

这赈灾方式实在是太奇妙了。

从前有灾情,都是靠国库支撑,国库要是吃紧,就想办法搜刮富商,全都是不情不愿的。

现在祁秋年让他看到了另一个角度和方向,大晋有这么多百姓,发生灾情,需要赈灾粮的时候,即便是每户人家都只捐献一把米,那都能让灾民们活下来。

妙啊,实在是妙啊。

一整个下午,老皇帝都在仔细品味,期间还不停有暗卫入宫汇报进展情况。

华公公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还是陛下您慧眼识英才,这回可真真是得了个人才呀。”

皇帝也有些感慨,给一个商人封赏一个没有实权的县侯,确实对得起进献粮种的功劳了,这人有智慧,平日里却很低调不揽权,也没有结党营私四处走动。

听闻他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佛子的极乐苑,偶有风声传来,都是两人在探讨他听不懂的佛礼和作画。

皇帝对七皇子这个儿子的感官也是十分复杂的,无欲无求,比那些得道高僧还像和尚,佛子每一代都有,晏云澈也是唯一一个在三岁的时候就去出家的。

往前数几代,哪一个佛子的母家不是各种想办法逃避出家的命运?

甚至还有人是十五六岁结婚生子之后再去出家的。

可晏云澈这个儿子不同,三岁没先学会三字经,却先学会了佛经,据说是不小心在佛像上磕破了脑袋,这才初显佛性。

时间已经有些久远了,老皇帝也记不清细节了,只有晏云澈眉心的红痕佐证了这一切。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十九年了,再有一年多,佛子也该还俗了。

如今他膝下的几个儿子都还没有封王分封地,太子之位也没有定下来,老皇帝觉得他也该把这个事情提上日程了。

就是这太子的人选,让他始终确定不下来。

“报~”探听消息的暗卫打断了皇帝的思绪。

“回禀皇上,现在京城里几乎一半的百姓都开始活动起来了,还有官家小姐带着自家的丫鬟,主动去城外给那些家中不会做衣服的灾民裁剪衣裳。”

不止是如此,就连那些青楼的姑娘,南风馆里的小倌儿,都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有人家中没有闲置的棉花棉衣,他们也带了草席或者是干草,帮助灾民们搭建棚子,不受风雪侵害。

皇帝眼中带笑,连连点头,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全□□动,光听汇报他都能感受到这场活动的意义。

“传朕口谕,让战止戈带兵去城外维持秩序,以保这场全民活动能顺利开展,顺便,华伴伴你再去组织宫里的太监宫女,不当职的,都他们也动起来,编草席,或者搓麻绳都行。”

都是用得上的东西,没有那么多可以安置灾民的地方,也不能放他们进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