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陪诊师 > 第23章 宿疾新治(1)

第23章 宿疾新治(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黄默山兄弟三个在烧烤摊上边吃边吹牛,直吃到凌晨1点。他叫代驾把俩兄弟送回歌舞厅,而后自己才回家。

他家原来在辛州第一人气小区“鼎盛华府”,房子均价38000多元每平米,后来他爷爷瘫了,因侍候不便——总要推着轮椅出来晒晒太阳的——就搬到了别墅群“锦林苑”里。

黄迈起初不想卖鼎盛华府的房子,老头子虽两腿瘫了,头脑还行,说,眼下国家管控房子严格,还想升值呀,甭想了,卖吧。

搬到锦林苑后,别墅是主体三层外加地下室。老头子和保姆住一楼,方便轮椅进出。别墅的前后院都挺大,花草繁茂,树木扶疏,老头子着实兴奋了几天。

黄默山一觉醒来,已是上午九点。他拉开窗帘打开窗户,阳光从树缝间照进来,几声鸟鸣啼破寂静。他探头往下望去,保姆正推着爷爷在树荫下慢走,爷爷的视频播放器正播放着京剧《赵氏孤儿》,抑扬顿挫的唱腔隐约传入黄默山的耳朵:

我魏绛闻此言如梦方醒,

却原来这内中还有隐情。

公孙兄为救孤丧了性命,

老程婴为救孤你舍了亲生……

黄默山曾经对京剧毫无兴趣,因爷爷总爱听这一出戏,他一天心血来潮,问爷爷这出戏是啥名?爷爷说是《赵氏孤儿》,并极有兴致地讲给他听。他耐着性子听了一会儿跑开了,因为他闻到了爷爷身上难闻的气味儿。

他有次闲得无聊,又听到爷爷听这出戏,就在手机上百度,看了唱词,觉得挺有意思。听多了,对唱词就有了模糊的印象。

楼下的小菜园里,母亲正在给芥蓝施肥。看着母亲的背弯成一张弓,黄默山蓦地想到母亲多年的胃病。母亲这病,一犯起来,连肝带胃又涨又痛,已扎了根,不知吃了多少药,总是无法根除。

黄默山先不去刷牙洗脸,坐到靠背椅上,给王逸发了微信,咨询他母亲的病症。

做了基本的沟通后,王逸问:“你父母关系好吗?”黄默山迟疑着,不知该怎样回答。王逸感觉到他的迟疑,启发道:“看病绝不可讳疾忌医,你不如实相告,会影响医生的判断和诊治。”

“哦……是这样……”黄默山想了想,还是把爸妈如何结合、爸妈已分居多年、爸爸偶尔家暴妈妈的情况说给了王逸。

王逸听完,缓缓道:“你妈这病,中医上叫‘肝气犯胃’,是情绪不好引起肝气不舒,肝属木,脾属土,肝木过旺侵犯脾土,必然引起腹胀气滞消化不良。必须先治肝气,肝气顺了,胃就好治了。其实胃病人人都有,轻重程度不同而已。你作为儿子,有义务让爸妈和谐生活,如此,利于治病。”

黄默山道:“我明白了,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呀,要不,让我妈先吃着药,我这边同时做做他们的工作。”

王逸说也好,先吃一个疗程的试试,不过要黄默山带他母亲去面诊,因为中医是讲究望闻问切的。黄默山说,好,一个钟后见。王逸发了地址。

黄默山从窗户里探出头,朝他母亲喊道:“妈!妈!别弄了,换套衣服,我带你看病去。”

他母亲愣了:“看病?我这不好好的吗?你这是发啥疯。”

“你的胃病,你不是老说两肋骨胀胃也胀吗,一直都没好过。”

“好不了!我都习惯了。吃了多少药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刚认识一个老中医,祖传秘方,专治胃病的。我带你去看看。”

“祖传?好多行医的都说是祖传,骗人。”他母亲沈郁擦了擦额头的汗,“辛州的医院我跑遍了,没一个能根治我这病的,从哪儿冒出来个祖传?”

黄默山说出王逸的名字,沈郁说好像听说过,但是不认识。黄默山简单做了介绍后,沈郁说:“医院里查胃病都要用仪器检查,我做胃镜做了五六次,再也不做了,太遭罪了。中医看胃病,摸摸脉就能看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