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陪诊师 > 第165章 精打细算

第165章 精打细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季虹回答黄默山,她志不在此。她举例论证,论说了部分企业品牌在地方干得好好的,可一走上全国连锁的模式,很快崩溃。

“我对陪诊平台其实兴趣不大,要不是凌宇找到我,我不会干的。咱的平台真的能有很多单吗?我没这个信心。

“比方说你,林倩,顾娟,你们会去任何一家平台吗?凭什么让人家提成?自己没能力获客吗?没能力就努力提高自己,别想着依靠人家,有了依赖心,永远不会强大。”

黄默山哈哈一笑:“你这话也只能说给我听吧?我看你活得也够纠结的。”

“没办法,谁不是这样?人就是个矛盾体。我跟凌宇合作,最大的目的就是为养老院获取护理员。”

“你承认不,你这种做法是一种厚黑。”

“我承认,别在商场中谈人性,只要不违法。”季虹说完,问:“你哪天不忙,咱去考察考察养老院。”

黄默山:“你不是每天都要培训吗?”

“改在晚上一样的嘛,两个钟的培训课,很好安排。”

经过半个月的考察,季虹和黄默山走访了辛州市及周边大大小小规模不同的十几个养老院,收获颇丰。

他俩发现,高规格的和低规格的人多些,偏是不高不低的人少。没有一家住满的。最多也就有个七八成。

这说明,有钱人不在乎钱,只图设施好,住进去是享受;穷人不在乎设施好坏,有地儿住就行。

在一家高规格的养老院里,季虹和一位富态的老人攀谈,获悉此老人的子女都是有钱人,但他们各有各的事业,无暇照顾老人。

这老人是自愿进养老院的。她不差钱,住的是两个人的单间,独立的护理员,每月的费用是8600元。

她说:“孩子们都有钱,既然没时间照顾我,我给他们省着干嘛呀?他们当然也不在乎。我床头有电铃,随时呼叫随时到,方便得很!一个人在家多孤单啊,这地方这么热闹,好得很。”

在一家低规格的养老院里,一位近八十岁的老人的话却听着心酸:

“五个孩子,就老三混得有个人样,另外四个都在打苦工,为了孩子结婚买房,拼死拼活地干。

“我腿脚不方便后,五个孩子为养老问题差点打起来,老三虽然有钱些,但总不能靠他一个吧?我看不是个事儿,就主动说进养老院。

“老三想把我送进好点儿的,但另外四个不同意,说没钱,说在养老院里钱多钱少一个样,钱出得多,都被人家骗去了。

“我进来后发现根本不是他们说的那回事儿。钱出得越多,服务越好,和买东西一样,钱多盐不少。

“你们这辈人,一个孩子还好些,没得争,也没得推托。孩子多了,有一个捣蛋的,就谈不拢!”

季虹和黄默山听了,感慨良深。

他俩带着对养老院的建设、设施、人员培训及管理、运营中的各种困难等问题,在考察中一一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探问,在最后一个养老院考察结束后,他俩心里都有了底。

此刻,她回到公司里后——和家政公司合作后,季虹搬到了馨州家政公司里住——把考察十几家养老院的心得体会一一记录下来。

她在网页上逐个搜索,来解决考察中生出的各种疑问。

首先是解决物业问题。自建房投资太大,十几亩的地皮,上哪儿找?最好是租赁空置的大厂房。

她在58同城中搜了很久,竟真的搜到两家厂房。一家太小,5000多平米,显然不够;另一家8000平米,挺合适,租金0.70元/平米/天,那月租金就是168000元了。

这个数据把季虹吓到了。

再算人员开支,按照业内标准,100个床位的中高端养老院需护理人员30名,每月总薪资在15万上下。

再加上水电费及其他小费用,一个月开支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