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陪诊师 > 第169章 天葬现场(1)

第169章 天葬现场(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黄迈自陪季虹和儿子考察过厂房之后,脑袋就三天两头疼一次,一疼半个钟,疼痛过后又一切正常。

上次去复查,医生说没任何问题,可能是心情影响的,建议他多出去走走,保持好心情,三个月后可以出去旅游一趟。

黄迈算了算,已三月有余。他决定出去旅游一趟。

去哪儿呢?他想起了车祸前的那个梦。或许,他该去一趟甘南郎木寺,至于为什么,他不知道。他觉得冥冥中有什么东西在牵着他,牵着他去体验一下不一样的生死。

他把厂子里的事做了安排,叫厂里的一个司机给他开车。如此,他头不疼时可以和司机换着开,不必疲劳驾驶,轻轻松松地旅游。

因为是去山区,宝马740的底盘就显得低了,黄迈和儿子说明情况,要开奔驰去甘南,参观参观天葬。

“天葬?”黄默山不解,“天葬有啥好看的,那么瘆人,咋不选个风景好的地方?”

黄迈:“我百度了,说,一个甘南州,一半甘肃美。甘南有雪山、高原、森林、山峰、草原、河谷...……被称为‘中国小西藏’和‘甘肃后花园’。在城市待久了,去那里看看应该很新鲜。我也很想看看天葬,我觉得怪神奇的。”

黄默山听父亲说天葬“神奇”,不解其意,但也没多问。他心想父亲确实该出去玩一玩,车祸后简直是斋戒状态。他嘱咐司机少让父亲开车,因为父亲经常头痛,大不了在路上多歇几夜,反正是玩嘛,走到哪儿玩到哪儿。

不曾想这司机有个朋友去过郎木寺,和他聊过不少。这一下,黄迈和司机有了共同话题。

司机向黄迈转述了他朋友的话:

郎木寺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处,藏民、回民、汉民混居。甘肃这边是郎木寺,四川那边是格尔底寺。因两边的活佛不一样,僧侣和信徒都不相往来。

因为旅游的需要,两个寺都叫“郎木寺”。

郎木寺已有400多年历史,附近的死者都会送到那里天葬。郎木寺是为数不多的允许游客参观的地方。偶尔会拒绝拍照,但也不是很严格,只要不过分,也没人管。

天葬台附近,随时会看到或踩着人的骨头,说起来挺可怕,亲临现场的时候觉得也没啥。

郎木寺天葬台海拔3600米,风景很美。看看天葬,再看看风景,感受很不一样呢。

“黄总,您怎么会想去看天葬的?”

黄迈呵呵一笑说:“最近老是脑壳疼,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另外,我对天葬这种文化起了兴趣,你说,人死了,把尸体喂老鹰,那是干嘛呀?”

司机笑笑说:“这就涉及天葬文化了。我也不大懂,听我朋友说,天葬的理论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

“他们认为用皮囊来喂老鹰是最珍贵的布施,和佛教差不多。佛经里有‘舍身饲虎’的故事,天葬呢,把尸体喂鹰也算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善行。”

“那,死者亲属亲眼看着,不难过吗?”

“不会。因为他们相信死者的灵魂已经转世,而肉身,被吃得越干净就是此生功德越高,有罪的人也在这个过程中赎回所有的罪。”

黄迈咀嚼着司机的话,沉默了。

黄迈不想大脑太累,只偶尔换司机开上一个两个钟,因而走得不快,一路上歇了两夜,在第三天黄昏才到达甘肃碌曲县郎木寺景区。

提前打听,明儿一早有天葬。于是两人早早睡下。天葬台距离郎木寺寺庙大约不到两公里,黄迈说,步行,不开车。这样可以看到更多东西。

次日早起,吃过早餐后,黄迈和司机随同其他游客买票进入郎木寺。黄迈放眼望去,至少有一百多人,看来想看天葬的还挺多。

一路往山上爬,遥遥可见远处的一个比较缓的山坡上,有一个巨大的经幡,交错着很多彩色和白色的经幡条。黄迈听同行的人说,那就是天葬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