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之攸宜 > 第 91章 西山县令李坤

第 91章 西山县令李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人,大人,钦差来了。”一个小吏急匆匆的前来禀报。

“钦差? 什么钦差?

没见你家大人忙着吗?”

李坤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正为刚刚那个工头说什么材料不够,急上火呢。

如果没有什么什么正事?可就别怪他发火,这一天天的尽给他找事。

那圆脸的小吏有些惶恐,左右打量四周,见那些流犯离得远,用手指了指天,压低声音道:“上头来的钦差大人,大人还是快点去吧,去迟了咱们可得罪不起。”

李坤这才反应过来,哎呀喂,还真是……

连忙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脸上带出一丝慌乱:“还愣着干什么?钦差在哪里?还不快点带我去。”

那小吏也不敢生气,点头哈腰一脸讨好的在前面带路。

到了西山县衙,见到一位蓝衣的中年男子正在上首坐着,气度不似凡人。

李坤不知道对面那人的底细,上前拱了拱手笑道:“下官李坤见过钦差大人,不知大人来此,有失远迎,还请大人恕罪。

大人如何称呼?”

“李大人不必客气,某姓蓝,名景。”

蓝先生摆了摆手并不在意,示意李坤此地不是谈话处。

李坤会意,直接带着蓝先生七拐八拐才到书房。

这县衙修葺过很多次,前院和后院分开,每任县令都安自己的喜好修,李坤手里没什么钱,就没有动过原来的布局。

两人进了书房,在一侧的书案边的椅子坐下,师爷很有眼色的上了最好的茶水碧螺春,就退了出去。

蓝先生看着有些坐立难安的李县令,心里一片了然,也不卖关子,从怀里掏出一个竹筒,递给对面的李坤。

李坤双手接过,手哆哆嗦嗦的打开上面的蜜蜡,从里面倒出一个纸卷,他抬眼看了端坐的蓝先生,缓缓打开这个纸卷,看完上面的内容,倒吸一口凉气,顿时面如土色,直接脚软得跌倒在椅背上。

他双目有些空洞,他刚刚看到了什么?

这应该不是真的吧?

过了片刻,不知突然想到什么又弹跳起来,双目圆瞪的看着眼前的蓝先生,嗓音变得干涩问道:“大人,此事可是真的?

这地龙的范围是多广?可能能预知是哪一日吗?咱们西山县可是有三万百姓呀,这可如何是好?”

蓝先生见李坤一开始是有些被吓到,可后面能很快镇定下来,想到县里的三万百姓,还算有可取之处。

只要不是块扶不上墙的烂泥,他都能支应的动。

他看过李坤的卷宗,读过不少书,才能还行,就是政务打理的还真是一言难尽,来了西山县三年都没有什么建树。

不过秉性还好,没有嚣张跋扈,欺压百姓,只是不怎么作为,秉承的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则。

西山大部分都田地都被乡绅拿去,那些乡绅手底下不少奴仆和佃农,官府也不敢硬刚,所以每年西山的税收收到的是最少的,经常交不上税。

蓝先生看着眼前故作镇定的李坤,倒也不去拆穿他,蓝先生先说了钦天监的预测,又把神使庙攸宜公主被神使赐福的事娓娓道来。

李坤一脸的惊奇,三县交界之处的神使庙他也去过,也听过神使大人的神迹,县志上也有神使的记载。不过他觉得事隔多年,有些禁不起考究,那些事迹多少被世人神话了。

他并没有那么相信神使,不过他不信没关系,只要西山的百姓相信就行,所以当天就贴出告示,把钦天监算出的天灾即将到来,让所有的百信去神使庙避祸,如有不从生死自负。

很快这个告示在西山各镇各村传扬开来。

有些有智慧的老人,相信数百年前的神使,宁可信其有,拖家带口带着家中的粮食和被褥去避祸。

有些人将信将疑,还在观望,最先得到消息的那些乡绅都派人去县衙打探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