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 第二章 军户

第二章 军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十五,箭术通神,刀矛之术亦可圈可点,或堪大用。”

“这又是哪家子弟?”王妃感兴趣地问道。

“这……”糜晃顿了下,说道:“邵勋祖上世代为兵。”

“原来是士息。”王妃脸色恢复淡然,失了兴趣。

士息,士兵息子的意思。

邵勋的身份太过低贱。

如果是世家子,倒可以好好拉拢栽培一番,可惜了。

见王妃不再说话,糜晃行礼告辞,巡视营地去了。

夜色渐渐暗了下来。

晚风拂过营地,吹向远方的村落。

倾颓的屋舍中,鬼火磷磷,狐鼠出没其间。

仅有的几户人家,也不敢张火,早早就将房门紧闭,免得惹上麻烦。

洛阳首善之地,已是这副模样,可怜可叹。

******

市人百姓看军士们老的老,小的小,即便已经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依然被逗乐了。

但仔细想想,驻扎在城内外的大军之中,老人、孩童似乎也不少,只不过不像眼前这一幢那么集中罢了。

大晋世兵制中,曾明文规定十七岁以下、五十岁以上的军户不得征召。

但律令是一回事,实际则是另一回事。

武帝时,诏令六十岁以上老兵归家,可见实际执行之中,军将们并不完全按照朝廷律令行事,他们只管凑足人头。

世兵制下,父死子继,抽到你这一家,你就得出一男,哪怕花钱请人代役,你也得给我弄一个人过来。

其实不光大晋了,魏时曹植就曾上疏,直言征召的军士中,竟有不少七八岁的孩童,闻之骇然。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大晋休养生息多年,应不至于再出现这种事了。

司空征召的这一幢人,应该是被人甩脸子的结果。那么多老人集中在一幢之中,实在少见。

司马氏这帮子孙,骨肉相残,貌合神离,苦的都是百姓,唉。

军士们很快入住一处空荡荡的军营。

洛阳中军本有十万余众,是大晋相对最为精锐、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其中不光有世兵,还有募兵,即职业武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多年来一直是威压诸胡乃至世家门阀的定海神针。

有一说一,在这个年代,晋军对外战绩还看得过去,不是晋军多强,而是胡人骑兵的战斗力太差了。

二十多年前,马隆率三千五百步兵,在陷入包围,外无补给,断绝消息的情况下,行军千余里,抵达凉州,前后杀胡骑数万,让秃发树机能欲哭无泪。

在铺天盖地的草原骑兵面前,技艺娴熟、意志坚定的精锐步兵就是这么豪横。

但最近几年,天下大乱,晋室宗亲各引兵马,在洛阳附近反复厮杀。精锐的洛阳禁卫军也分成几派,在内战中消耗了很多,于是便空出了不少军营。

邵勋此时就住在军营内。

世兵有“分休”之制,即不是什么时候都处于值守、出征状态,他们是轮换休息的。

休息时间有长有短,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期间可以回家,但需在指定时间内回返,违者以逃亡论处,不但本人有罪,全家亦坐罪当死,非常严苛。

此时身在洛阳,分休不可能回家,也不会有多长的分休时间,撑死了与其他几什人轮换值守司空府罢了——去年东海王在封国内征募了四十名世兵,正好分两批轮换。

新人入营之后,吵吵嚷嚷,乱糟糟的。

邵勋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十几个少年,厉声道:“与尔等无关,继续认字。”

“是。”周围响起了稀稀落落的声音,却是那十余拿着树枝,在地上反复练字的少年所答。

邵勋站起身,看着那些新来的老老少少,有些愕然。

几个伍长、什长也走了过来,同样目瞪口呆,纷纷看向邵勋。

“作孽啊。”邵勋叹息一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