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 第四十五章 大事

第四十五章 大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勋,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久。

邵勋稳坐不动,他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力,只能听安排了。

“子恢,孤本欲何伦来办这事,但他怕了。”司马越纠结了一会,道:“过去三月,你在城南打得很好,让孤刮目相看。今让你来行此大事,敢不敢?”

糜晃用余光瞥了邵勋一眼,想起他们之前谈论的事,暗叹一声作孽,面上则堆起慨然之色,道:“有何不敢!”

“好!”司马越大笑三声,道:“何伦是个没用的,你若办成此事,孤又何吝厚赏!擒拿司马乂,事涉机密,切记不得外传。动手之时,人贵精不贵多——”

说到这里,司马越看向邵勋,道:“邵督伯技艺出众,有万夫不当之勇,殿中以你为主,另拣选胆大骁勇之士数十,差不多就够了。事成之后,东海明年的孝廉就是你了。”

孝廉是当官的重要途径。

就州一级来说,刺史最重要的选举权是举秀才。按州大小分,大州岁举二人,其余诸州岁举一人。

到郡/国一级,则是察孝廉,这是郡守、国相(内史)的重要权力。晋承魏制,每十万口可举孝廉一人,不足十万以十万计。

东海一年也就一个名额。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是不是要门

晋承魏,亦有此制。

这个条款一般很少用。魏晋以来只有极少数惊才绝艳之人得以凭此鱼跃龙门,走入官场。

但确实有这么一条,于是就存在操作空间了。

孝廉只能举本郡/国人,司马越这么说,就有把握东海明年的孝廉一定是邵勋——邵某人快两年没尽孝了,但领导说你孝,你就真的孝……

这是真正的封官许诺,进入官场的敲门砖。举了孝廉,以后再升官,就没那么麻烦了。

“诺。”糜晃、邵勋二人一齐应道。

司马越从案几后起身,在房内踱了一圈,试图平复心情。

从呼吸声可以听出,这会他的内心绝对已是波涛汹涌。

既畅想着成功后的喜悦,又有着失败后的恐惧?

毫无疑问,这是司马越赌得最大的一把了,一扫以前苟到底的风格,彷徨担忧是正常的。

邵勋默默坐着,暗自思考。

宫廷政变,从来不需要多么复杂。因为越复杂的东西,越容易出错,越容易泄密。

遍观历史,这种事就一句话:找好人手,上去干就完事了,胜败自有天命。

平心而论,司马越策划——或许还有几位禁军将领、朝堂高官——的这件事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在如今的大势加成下,纵有错漏,也无伤大雅。

司马乂,其实是被世家大族、禁军将领们给集体背叛了啊。

司马越只不过是他们推出来主持的代表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司马乂已经死了。邵勋所要做的,就是给他的棺材板钉上最后一颗钉子,如此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