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敛财人生之重启》 > 客从何来(36)一更(客从何来(36)一看到孙...)

客从何来(36)一更(客从何来(36)一看到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面,多体谅人。她不好意思的笑,“我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以后有不懂的,还得来麻烦弟妹。”

“您只管来。平日里四爷也不大在家,偶尔也要出门会友,或是做什么东西,现在屋里摆弄不开,都在外院。您带着针线只管过来便是。咱们姐俩作伴说话,岂不方便?”

王氏也忙道:“我也做不俩啥精细活儿,四弟的鞋底这些,你娇娇小小的,这个笨活伤手,回头缺了你告诉我,我做别的不成,但纳鞋底子快!”

谁家的手不是越护着越娇呢?

林雨桐当然也不会麻烦人家,但这人这么实诚,她就能放心跟人打交道。

王氏没多坐,话也不是很会说,但这么一来,林雨桐就知道,王氏嘴笨性子直,但心里却透亮,之前送的银子到底是咋回事,王氏明白的。

亲兄弟为这个银子的,说谁欠谁的就生分了。如今拿了你的,那是手头紧。等手头松了,当老大的,那自然就想着还回来了。但这都不说,那就是彼此的情分。

人要走了,林雨桐又叫大嬷嬷给包了几两燕窝,“今年外面乱,这有些好货京城都不好找。这是国公府送来的,我这里还有些。大嫂先拿去用,老太太若是在您那边用饭,晚上给添一碗燕窝,一个人吃,这也能支应些时候。等明年了,或是您找到好的了,或是我再碰到好的,咱们再商量着买。”

“这可太贵重……”

“那么些枸杞,都是野生的,上上品的货呢……”

“那不值什么。”

“在西北或是不值什么,可在燕京这样的货也不好找。大嫂给娘家去信,少不得要麻烦亲家叔婶,像是这样的枸杞,还有西北的大红枣,都是好东西,可稀罕了。以后有好的,千万给我留着,我泡了酒要往国公府和宫里送的。”

王氏只有欢喜的,对娘家来说,给自己这边送礼也是为难,送的贵重吧,家里送不起。送的中规中矩吧,又怕拿不出手。如今这些惠而不费人家又表示很稀罕的东西,那是再好没有了。只在信里提一句,要往国公府送的,就足以叫娘家受益。老国公在西北的威望极高,军中哪有不给老国公面子的?

等人走了,小桃回来就笑,“三奶奶回头怕是要打听咱们给做什么了。”

林雨桐就笑,这楚氏挺有意思的。可能她的思维模式就是那样的吧,想讨长辈欢心,偷偷的总想弄点不一样的。之前小刀回来,瞧瞧的告诉小桃,二奶奶的丫头出门去了,说是在门口打听在哪里能买到燕窝。不用问都知道什么意思。她这里不缺燕窝,也就大房该是想不到的。刘氏不笨,最后轮到她家,光是打听也打听出来三家都准备什么没准备什么,燕窝这个家家都给做呢,她不可能不给准备。何况,跟楚氏门挨着门住着呢,有一丝一毫的动静她都听的见。哪有不准备的道理?

果然,晚上刘氏打发了丫头过来,问林雨桐这里有没有多余的燕窝,给她先匀二两出来。林雨桐早叫大嬷嬷准备好了,若是刘氏没准备,提前给刘氏送过去。谁知道这位机灵的很,压根就没客气,直接叫人上门来了。丫头是来递话的,跟来的婆子说是灶上的手艺也行,但就是一般的农家饭农家席面能做,像是这种东西没做过,叫过来问问。大嬷嬷细细的给说了,才把人给打发了。

这家里周氏当了半辈子的家了,儿子个个都是手把手带的,今儿一天这都发生什么了,她是洞若观火。几个儿子她了解,老大这回领悟到什么,只他自己知道。但这点领悟,比之前说多少句都顶用。老二呢,大钱上不跟家里藏,但攒下来的都是小钱。像是哥几个一块吃饭开销,老大总是掏钱的那个。这不是说谁坑谁,老大觉得他是当老大的,得让着兄弟们。这笔钱省下来之后,老二跟老三比呢,老二心里又算计的比老三清楚,老三是跟朋友出去特别慷慨,因此,他便是有银子,也都是三瓜两枣的,够一顿酒钱的。老二呢,出门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