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暴君的宠后[重生] > 第 119 章

第 119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安长卿的生辰之后没过几日,便进了二月下旬,正是会试开考的时候。

会试在以御史大夫与太常寺卿为主考官,在邺京贡院举办,需要考三场。二月二十五日考第一场,之后每隔三日再考一场,二月二十七日最后一场考完方止。

而早在春节前后,邺京大大小小的客栈便都被各地陆续来赴考的举子占满了。

自萧止戈登基之后,免赋税,罢黜贪官,各州郡均施以仁政修养生息,使得大邺皇室跌落的民心回复不少,亦有不少因官场浑浊而灰心丧志的有才之士重燃热血壮志,都赶来参加了这次恩科。这一年的恩科赴考举子人数比前头几年的人数都要多得多,据各地送上来的考卷来看,其中更是有不少出类拔萃的学子。

因着周鹤岚这回也参加科举的缘故,安长卿对此次恩科多有关注。散朝后同太常寺少卿说起来还是感慨:“如今邺京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赶考的举子。”

太常寺少卿也叹道:“前头那些年,可没见如此热闹的场面。”

二人从酒楼雅间往外看,酒楼大堂里有一半都是举子,大多都是些年轻人,聚在一处高谈阔论,论的如何先不说,但却是另一种热闹景象。

大邺有了这些壮志勃勃的学子,方才能一年更比一年强盛。

安长卿道:“太常寺卿昨日同我说,因此次邺京举子太多,客栈赁院都住满了,还有许多囊中羞涩的举子无处可住,同我商议要把善堂暂时空置出来收容这些无处居住的举子。”

前几年大邺光景不好,各地积贫积弱,百姓果腹都成问题,不少贫寒人家的举子虽然凑够银两上京赴考,但为了省下一些盘缠钱,晚间就在这春寒未褪的时节就睡在了贡院门口,只等着二十四放牌进考场。

这样的贫寒举子不在少数,太常寺卿偶然所见,担心这些举子等到开考时吃不消病倒在考场上,便将此事同安长卿提了提试探口风——如今还能被委以重任的臣子都不是庸碌之辈,只是萧止戈并不是个脾气温和的君王,君臣之间相处还有待磨合,官员们做起事来难免有些放不开手脚。像这样拿不准圣意的事,他们都习惯先去安长卿那里探探口风。若是雁王亦不反对,便可以在朝会上提出来。

这事昨日太常寺来探过他的口风,还未来来得及在朝堂上提出来。正好今日太常寺少卿邀他喝酒,安长卿便将此事应了:“善堂那边我会去打招呼。你们先命人将举子安顿好。至于折子可以后头递上去。陛下也是赞成此事的。”

太常寺少卿敬了他一杯酒,喜笑颜开道:“那就有劳王爷了,我这就去叫人办好此事。还有两三日功夫,叫这些举子住得好些,也能好好备考。”

说完告了声罪,就要先走一步回官署去拟写公文,叫人张榜出去公告。

只是他刚推开雅间门,就听外头传来一阵吵闹声,原本谈论治国之策的举子们不知道何时吵闹了起来。依稀夹杂着什么“雁王”“狐媚”“網顾人伦”的字眼。

太常寺少卿往雅间里瞥了一眼,小心掩上门,往那吵闹处走近些,方才听明白这些举子又在吵吵什么。

原来是几个梁州雁州的举子与并州的举子吵了起来。因为当今圣上为王时封地在雁州,因此这些雁州举子都以此为傲。与其他举子谈论时也多有提及。只是提到皇帝就避不开雁王,尤其是安长卿在雁州那些日子,千里送粮草、与将士守城抗击北狄、后来又制出灌溉筒车、制定种种利民之策……不管是雁州将士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他十分拥戴。

只是这次几个雁州举子说起皇帝与雁王早年在雁州种种作为时,却有两个并州来的举子不服气地嘲讽了一句“以色侍人狐媚惑主罢了”。

这一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这酒楼大堂里,哪桌说句话其他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更何况那举子说的雁州之事,本就有不少人好奇正竖着耳朵听呢。

这两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