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豪门假少爷的古玩铺子 > 第32章 竹简

第32章 竹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事情的发展方向越来越诡异了。

只不过瞿秋离这次没有那个好运参加甲骨文的复原和研究。

他被尹老派去研究那些竹简了,竹简在瞿秋离穿越的运作下,在青铜器箱子里保存得十分完好,所以上面的文字需要翻译,需要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

舟朝的文字,与普通人想象中的繁体字是不同的,可以说几乎完全就是另外一种文字了。

当初瞿秋离在现代,都只能在各个地方找资料,网上跟着学,才算是有了点基础跟那些舟朝人打交道。

也正因为他有了这基础,当初找人教他的时候,除了书籍不好找之外,其他的还算顺利。

也就是那段时间,尹老当初无意间撞见过他在研究舟朝文字。

当时尹老还夸他有天赋来着,所以现在才给他安排了这么一个工作。

可是瞿秋离感觉有点头秃。

现代人里面最熟悉舟朝文字的,非瞿秋离莫属,哎…但他也不能说自己拿着竹简就能通读一遍,更不能说他都认识。

就连对舟朝文字研究最深的苏延卿老师都做不到,他这个毛头小子就更不可能了。

毕竟,里面还有许多文字都是不曾考古发现的。

那他该怎么办?

所以只能假模假样的再从网络或者各种书籍论文上找资料,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至于之前都没出现过的那些文字,那就联系上下文,先连蒙带猜,定个大概的意思。

瞿秋离做这个工作做得很辛苦啊,同组的同事各个都是人精,他偶尔会不小心跟着竹简读出来。

这是他在舟朝养成的习惯,一时半会儿还改不掉啊。

就算是读得再小声都被被人听见,然后就会围过来一大群人,七嘴八舌的问。

“为什么这里要这么读呢?”

“这个字,我觉得跟之前有一个字特别像,几乎是一模一样,为什么你现在又是读另外一个音呢?”

“这个字要这么翻译的话,这句话的意思都变了,你确定吗?”

“会不会跟现代一样出现多音字的可能性?”

“没有标点符号,你确定这里断句没错吗?”

……

瞿秋离脑壳都麻了。

你问他这个字为什么要这么读?

因为他在舟朝找的先生就是这么教他的啊。

就好比,你问人家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这个问题你要人家怎么回答你?

所以每到这时候,瞿秋离都只能含糊其辞,可这些都是大佬,他也不敢随便糊弄。

“我的意思是,我先根据我的概念,一一将文字对比翻译出来,至于断句,解释,我们押后再讨论,老师们觉得如何?”

就像读书一样,全文通读之后再来讲解文中的意思嘛。

说得有道理,大佬们都同意了。

这这次挖掘出来的竹简很多,每个人都分到一部分,有了瞿秋离的建议之后,基本上就是各自为政,遇到实在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大家再围在一起互相讨论。

这个竹简研究中心,学术氛围相当浓厚。

就连那些兵哥哥都喜欢来他们这里站岗,就是喜欢听他们各种争执讨论。

这些可都是文化人啊。

这是建国以来头一次挖掘到如此多,还保存得如此完善的古代书籍和文字。

上报之后,国家上层领导都已经惊动了。

要不是他们这里力排众议,估计又得要加入很多工作人员了。

职位总共就这么多,来几个专业研究这个朝代的大佬还行,但人多了就不行了,这座古墓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挖掘的,总不能让别人来占了他们的位置。

他们也想要从头到尾的参与整个古墓的挖掘,想要亲眼见证这些遗失的古代文化逐渐浮出水面。

没能多来些工作人员,但媒体还是来了不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