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京城有位名作家 > 53、第53章

53、第53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太太看着府上接踵而至送来的好礼,简直乐开了花。

那叫什么巨先生的读者实在太会玩了,真当卿儿是与他们捉迷藏。在默认卿儿是巨先生的同时,竟还“贴心”配合地“不拆穿”,即便送礼都言称是送给南卿小姐的一点薄礼,与巨先生无关。

这样哪怕日后真的摊牌,对他们沈府也不会有半点弊处。

老太太摸着箱匣中的珍珠翡翠,难掩心中的喜悦得意。

看到沈南卿迈入屋内,眉开眼笑地招呼道:“卿儿快来看看,哪些是你欢喜的?”

她一边说,一边抓起珍珠项链往孙女身上比划。

沈南卿敛眉往后退了退,眼睑半垂,视线落在满屋的木箱珠宝上,心间已有隐隐的不悦:“祖母,这些都是哪来的?”

老太太被她质问的口吻弄得像是凭空浇了半盆凉水,哼哧一声,嘀咕道:“都是旁人自个儿主张送的,难道我还收不得了么?”

沈南卿拾起一封还落在木箱上的信笺,拆开后一目十行扫过内容,不由又气又恼,怨道:“祖母,你怎么可以就这么把别人的东西收下来!”

老太太故作忸怩地耸了耸肩:“人大字上写的致南卿小姐,我怎么就不能收了。”

沈南卿难得来了脾气:“人字里行间明明送的就是巨先生!”

老太太一下子耍起了无赖:“那我就不知道了,东西是他们送到府上的,又不是我眼巴巴求的。”

沈南卿看老祖母油盐不进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但对着长辈又辱骂不得,犟声道:“我不管,你必须把这些东西都给我退回去。”

扔下一句话,便不欲多呆,直接离了开去。

老太太目送孙女的背影,一阵莫名其妙。这些珠宝又没招谁惹谁,没事动那么大的脾气做什么。

瘪瘪嘴,轻嘁一声:“人家送礼时既没留名,又没留住址,你叫我怎么退。”

说着像是成功自我说服般,又兴致盎然地拾起箱子里的首饰,往身上摆弄对照。

……

眼看京城里的读者大张旗鼓地实施起“讨好计划”,企图以精心置办的好礼感化巨先生,能够给两本同步发行的书卷以完满的结局,并将终章提

前面世。

但唯一让书迷们奇怪的一点是,平日里追巨先生总在最前线的一些银票玩家,这会儿像是浸了水的哑炮似的,半点风声都没有,一点都不符合她们往日的风格。

就连主办方的童话镇和沂兰楼,也都不约而同地保持了缄默,对巨先生就是沈南卿的说法不予置评。

就在大家跟麦芒似的左右飘摆在将信将疑的界限之间,杂志新刊不负众望地提前而至,并发起了一个叫做“作者有话说”的特殊栏目。

当大伙儿以为这便是自己“送礼”引来的艰辛成果,并兴奋地想要好好瞧瞧巨先生说与他们的体己话时,只见栏目最前头写着这样的几个大字——“本人所述文章皆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上升真人”。

接下来洋洋洒洒的几行字则讲述了自身相貌粗陋,才疏学浅,难与沈家千金相匹敌,现实中更是与首辅大人从未谋面,不曾邂逅过这般美好爱情。卑微地向书迷读者表示道歉,本人既无天人之资,也无举世之才,辛苦朋友们多年来的喜爱,倘若大家对真实的她感到失望,那么日后的去留也随缘不强求。

通篇下来感人肺腑,瞬间引得城中百姓嗷嗷心疼,纷纷表示无论巨巨多丑,大家都不会放弃对她的喜爱。

宫里。

薄易这个做师傅的时不时需要检查一下小太子的课业,今日给他讲解完易经的一页内容,便叫人临摹字体,好好矫正一下那歪七扭八、没个正形的书法。

十一作为十六嫡亲的姐姐,虽没有拜薄易为师,但两人住在一处,便当做是个顺带的,课余也由他代为辅导教授。

阿易哥哥不似她那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