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京城有位名作家 > 130、第130章

130、第130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前往南方支援的事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了把燕秦两国杀个措手不及,朝廷只对外宣扬首辅亲率的大军将于大年初五前往南方支援,另外则秘密派了使臣,由暗卫一路护送,前往晋国与之达成合作协议。

若雨原本定的年后与首辅一道出发去江南,但因听双得了图纸,恨不得马上奔往前线,解我军军舰燃眉之急,是以两人双双作伴,提早一月有余,便动身离开。

两人一路伴作随父从商的姐弟俩,凭借十余人的小队,将第一波军方款项与物资,带到了战地。

辛小芝惦记着姜九黎这层关系,不敢真的对大启士兵百姓痛下杀手,是以若雨很快找到病症,用药调整两天,便为大家解清毒素。

听双则用那部分军资,率先购进二十只商船与民船,雇佣铁匠百余名,夜以继日的加工改造,总算有了像样的战舰与侦察舰,让士兵不至于再开着破渔船,与燕秦周旋。

历来各国水战都是靠弓箭决胜负,听双出发前,从姑娘那儿得来一个新巧思,但她也不确定能不能如实还原出来,是以拨了一只船舰,到东陵江支流做测验。

按照姑娘的说法,调整民间烟火炮仗中的硫磺、雄黄及硝石比例,即可混合生成杀伤力巨大的□□,再通过炮台控制方向,便可使□□落到自己期以落到的方位。

听双在江边测验了整整两日,弄得全身灰头土脸,就在其他士兵都想要放弃而归时,一声轰天炮响,在东陵江上回荡开来,掀起巨浪滔天,震撼不已。

大启七四年腊月廿五,东陵之战的阶段性胜利传到国都临安,引百姓欢呼。

燕秦水军损失惨重,不敢再加轻举妄动。

在我军水军力量的碾压性对峙下,燕秦似乎打消了水战的意向,期以回归陆战。

东陵江上飘着大启烈旗的船只悠悠巡逻,以此为界,无论是都城百姓还是江上将士,都得以度过一个平静好年。

如今看来,只需等到年后朝中大军出行,循着东陵以南,将燕秦一路赶出洪化州外,再与晋国两相照应,对燕秦国都进行重创,眼前一切便能明朗下来。

因南方传回的捷报中,听双多次言明

此次胜利得益于沈宴秋的功劳。

皇帝有心奖励,但金银珠宝、锦罗缎绣什么的,都听上去过于苍白空洞。毕竟他们这批拨出去的军资就是从人姑娘手上筹来的,再把钱送回去,人家也不缺。

后来皇帝与芸贵妃商讨,决定还是要投其所好才好,人姑娘盼什么,他们就给什么。

于是那日,老俩口将姜九黎唤到乾坤殿,苦口婆心地聊了个把时辰,话里话外都是想让弟弟以身相许、作为报答的意思。

谁不知道沈姑娘愿意为大启朝廷做那么多事,都是因为他们老姜家有个偷了人芳心却不负责任的摄政王殿下啊。

奈何姜九黎油盐不进,无论他们怎么劝说,都岿然不动,坚决不许他们擅自做主、订下婚事。

皇宫里的闲言碎语素来传播的最快,这日沈宴秋早间还在上书房学课,中午和一群皇子们在梅亭赏花用午饭,便听闻了这个消息。

这直接导致沈宴秋在下午的武学课上跟蔫了似的,一动不想动。

年关将至,虽说近些天都是大晴天,城里的积雪也都消融尽了,但叫人赤着手舞枪弄剑,还是有些为难。

尤其是像沈宴秋这样不经冻的,一出门恨不得时时裹着她的大冬袄。

好在秋末以来,武学课的师傅就换做了薄易,至少不会像姜九黎那般不近人情。

当然,这种平易近人的感觉都是沈宴秋单方面的。旁人若是遇到首辅大人,不消他厉声一句,便只敢正襟危站,大气不敢轻喘一声。

倒不是薄易对大伙儿有多严厉,只是有的人生来练就一种无声气场,无需只言片语,便叫人肃然起敬,不敢冲撞。

沈宴秋约摸自己也是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