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武大郎反转人生 > 第71章 江南风云

第71章 江南风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杭州城。

一夜之间,杭州城里多了许多告示,内容全部都是皇帝废除花石纲,惩治酷吏朱勔以及裁撤应奉局的,同时,皇帝还承诺只要百姓返乡,当地官府会返还他们的田产,赦免所有人的附逆之罪。

告示后边是红彤彤的官府大印。

杭州城里顿时议论纷纷,人心浮动。

王寅作为方腊的首席大臣,当机立断便派出士兵收缴告示,同时严令私藏告示和议论告示的,抓捕下狱。可惜,官府这一次搞得是阳谋,无解的那种。你抓人,就会失去民心,不抓,也会被动摇军心,可谓两难。所幸杭州城是方腊经营的大本营,驻扎重兵,防守也严密,童贯可以动用密谍做些小动作,却无法有大的行动,只能慢慢等待事情的发酵。

童贯自然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这里,凡是方拉的统治区,都铺天盖地的出现了这种告示,方腊早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严令各地严防死守。可惜,遇见这种事涉自身利害关系的事情,百姓们骨子里的自私便暴露无遗,蔡京在这一点上判断的相当精准,百姓们习惯了赵氏皇族,轻易不会动摇,一厢情愿的认为皇帝只是被奸臣蒙蔽,现在奸臣朱勔被惩办了,你看!皇帝是圣明的吧!那么自己的田地真的能还回来?自己参加方腊义军也能被赦免?

告示的内容被流传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只不过是所有人都有顾虑,都在等待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

遇见这种情况,童贯老奸巨猾,怎么不懂得操作?不就是打造出来一个榜样吗,于是很快百姓中便传开了,哪哪哪谁谁谁

已经回家了,知县亲自主持分地,还当众承诺一切罪责全免。

流言的可怕在此时被无限的放大,百姓们知道什么?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皇帝已经关注江南了,贪官没有了,回家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再也不用打打杀杀,担惊受怕了!

于是军队里开始了有逃兵出现。有第一个,就会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播开来,方腊遇见了最为严重的危机,军队里出现了大批的逃兵,关键是方腊狗咬刺猬,无处下嘴。逃兵太多,抓不胜抓,杀一儆百已经毫无效果。

方腊只好紧急召集核心领导层开会讨论。毕竟后果太严重了,再任由这种情况蔓延下去,军队很快就会彻底瘫痪,逃兵太多,编制缺额严重,甚至连军官也有逃跑的。颇有一点儿树倒猢狲散的感觉。

王寅看了一眼神情疲惫的方腊,直接说道:”事情有多严重,大家都心里有数,无论谁有任何办法,直言不讳,圣公都必有重赏!“

方腊精神上有些萎靡,他没有想到自己当初也算是活人无数,那些灾民哪个不是吃着自己的粮食才活下来的?没想到却被官府的几句鬼话便轻而易举的勾引走了,自己好歹也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吧!他有一种深深的被刺痛的感觉,背叛的太容易了!这个江湖出身的枭雄不能理解,他不懂民心,更加不懂治理百姓的复杂性,在他的政权体系里,江湖色彩太浓了,以至于从上到下的价值观都有点理想化。他忘了,百姓不会和他讲江湖义气,他们只是追求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简单生活。恰恰这一点方腊做的比之于梁山,差距不只是一点点。梁山从一开始便打大户,分田地,鼓励耕种,减轻百姓负担,有程万里等归附的文臣支撑,梁山做的十分亮眼,这也是梁山收获百姓忠诚的根基。

方腊、田虎、王庆则统统都没有把文臣的重要性当作大事来办,每攻下一地,便机械的把官员砍死了事,形成的恶果便是没有一个文官愿意为他们效力,民生一塌糊涂,一群粗坯子,看公文都是大问题,如何治理百姓?这也是方腊辖区内百姓为何会如此轻易被蛊惑的原因,说到底,民生不到位,百姓民心不附,方腊空有地盘,实力虚浮,根基浅薄,经受不住风吹雨打而已。

蔡京献上的也一计策算是打到了方腊的软肋上,伤筋动骨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