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武大郎反转人生 > 第83章 议招安

第83章 议招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侯蒙回归东京,这厮鸡贼,知道就这么一份协议拿出去,朝廷非炸锅不可,那些御史言官就是搅屎棍,甭管火是否烧到屁股了,他们也能找出一大堆的理由来反对这件事,所以,必须要讲究方式方法,更要选好时机。否则不但成不了事,反而会连累自己。

这件事唯一的转机就在海上之盟,金国已经和辽国展开大战,金国急需大宋这个外援分化辽国的兵力,为此不惜承诺打败辽国后,交还燕云十六州给大宋。

燕云十六州!这根本就是整个大宋王朝都无法推却的诱惑。燕云十六州,对于大宋的国防太重要了,正是因为失去了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大宋一直被北方的辽国压着打,燕云十六州居高临下,钳制出塞的锁钥地势。以至于宋太宗当年驾崩,留下遗诏:收复燕云者,封王。可想而知,整个大宋对燕云究竟有多么渴望!

所以,大宋急需出兵北伐,问题就来了:王庆怎么办?田虎怎么办?梁山怎么办?大军都调走了,腹地空虚,这些反贼闹腾起来怎么办?

侯蒙可以笃定朝廷根本就没有时间消灭所有的反贼,等到了必须解决问题的时候,侯蒙再抛出方案,阻力就会小得多,谁不服?那就拜托你拿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来。

没有?那就听我的吧!

这就是侯蒙的算盘,很有操作性。

与此同时,童贯大军班师回朝,上至军官,下至小兵,个个都兴高采烈,他们还以为回去了就能享受一下胜利的果实。

只有童贯消息灵通,才知道就算是回去了东京,也歇息不下来,还有大批的反贼等着自己消灭呢,就算打完了反贼,又要远征辽国,这支军队注定要血战连连,最后能活下来的还不知道能剩下几个。

其实从京城出发时的精锐禁军已经阵亡了不少,现在之所以好保持齐装满员,是因为吸收了不少方腊的降卒精锐。否则哪来的这么多士兵?

方腊被生擒活捉,童贯也惧怕他超高的武功,更害怕路上有人劫囚,索性把他的手筋脚筋全部挑断,塞进了囚车里,派高手轮流看守。

明教残存的几个高手躲在杭州城里苦苦坚持,直到童贯大军开拔,这才出城尾随在后,准备伺机营救方腊。可惜童贯十几万大军随行,在童贯的无边权力下,身边的高手层出不穷,几人辛苦了不少时间,却根本就找不到机会。童贯对方腊的安全也十分重视,毕竟方腊可是皇帝亲口索要的钦犯,皇帝要在全天下人的面前,公开凌迟这个反贼,以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

因此,童贯尽管知道有高手环伺附近,也没有舍得拿方腊做诱饵,反而十分保守,严防死守,王寅等人狗咬刺猬,无处下嘴,只能眼睁睁看着方腊一步一步的接近东京,却毫无办法营救。

随着童贯临近东京,朝廷对下一步的用兵方向也开始了大讨论,没办法,大宋天下快成筛子了,处处都是窟窿,有能力补窟窿的人却只有一个,童贯现在的声望简直就是大宋的救世主,独一无二。

种师道原本也被寄予厚望,可惜却在河北迟迟打不开局面,和田虎打成了拉锯战,让满朝文武乃至皇帝都大失所望,现在和童贯比声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种师道典型的是被局势拖累,更摊上了从京城来的一帮猪队友禁军,能保持不败已经是侥幸了。正应了那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种事在军队太寻常了,有时候是将军无能累死三军,有的时候却是将军被窝囊废军队拖累,影响战绩。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大明朝的不败战神戚继光刚刚统领兵马对倭寇作战的时候,便被他手下的卫所士兵坑的欲仙欲死,戚将军正激情满满的准备大杀四方呢,结果手下的士兵招呼都不打,全撒脚丫子跑了。只剩下他自己独自像个傻子在风中凌乱。所以,将军再牛,没有好士兵,白瞎!

种师道大好名声,差不多全让这些不省心的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