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带着农场回小学 > 33、第 33 章

33、第 33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想来想去, 卫一晨也没想出个好办法来, 但是让徐蓉芬他们这么回去,她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一晨姐, 我们今天还去钓黄鳝吗?”徐少扬的话打断了卫一晨的思考。

她笑着摸摸徐少扬的头:“当然去, 你想不想吃红烧泥鳅?我们也抓点泥鳅。”

徐少扬立刻期待的看着卫一晨。

“姐,你作业写好没?”

前世无人管束,卫雅晨的成绩一直处于倒数, 这一世, 卫一晨就算卫雅晨不喜自己, 也要盯紧了她。

“我早就写完了。”卫雅晨很是骄傲的道,“你天天跟着外婆, 我跟蓉芬她们每天早上写作业, 我们都写完了,背诵也好了。你写完没有?”

“额……”卫一晨愣了一下,自己好像还没写完。

卫雅晨嫌弃的看了她一眼:“你现在快点写, 吃完午饭我们再出去。”

既然要让卫雅晨好好学习,那自己也要做个好榜样,卫一晨立刻拿出了书包开始写作业。

徐蓉芬把徐少扬带进了房间一起看电视,留下她一个人在堂前的八仙桌上奋笔疾书。

中午梅绍丽赶回来给她们做饭, 忽然想起来今天的钱还没给卫一晨。

“这是今天的。”卫一晨只抽了张一百的到手里,其他的留给了梅绍丽。

这样一来, 她一共有416块钱了,但是距离买砻糠的钱,还差600。

接下来几天, 她卖黄鳝赚来的所有钱都必须攒起来,如果十月下旬的时候不能把砻糠买好铺到竹园里,那么冬笋生长时间就会推迟,到时候就卖不上价格了。

自己目前的经济来源就只有这一个,还是单一了点。

卫一晨想了想,决定第二天还是继续去摆摊,不过不是去吉水镇,而是去新元镇上。

这样的话,明天‘抓’的虾和黄鳝,就要多一点了。

去吉水镇,梅绍丽还能勉勉强强同意,带着徐蓉芬两人去新元镇,她立刻拒绝了。

“新元镇人太多了,你们四个小的去,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吉水镇上人少,来来去去总有几个熟悉的面孔,梅绍丽也不会太担心,新元镇不一样。

这几年新元镇上外地人突然增加了很多,原本梅绍丽也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电视里还有周围的人都说外地拐卖的事情多。

梅绍丽不知道发生在哪里,在她的意识里,黄安市以外地方来的人都是外地人,新元镇交通便利,外地人多,在她看来这根本就是拐卖人口的良好组成。

“妈,我们中午吃饭前就回来,而且肯定不乱跑。”梅绍丽这么一说,卫一晨也有点害怕。

其他人也就算了,徐少扬还这么小,也不像自己这样,骨子里其实是个老阿姨了。

“要不,我自己去?”她试探着问。

梅绍丽看看她,满脸都写着不同意。

“二姨娘,我经常跟我爸妈去新元镇的,那里我们熟的,我妈妈还有朋友在镇上开店的,我们可以去找她。”徐蓉芬帮着卫一晨说话,“早上我们跟你一起去,中午回来路上人多就不怕了。”

徐蓉芬说的也有道理,加上梅绍丽知道就算自己不同意,小女儿也肯定会想方设法的跑去新元镇,还不如由自己送他们去镇上,等到了中午,就像徐蓉芬说的一样,路上人来人往,四个孩子互相照顾着也就回来了。

第二天,梅绍丽推着自行车,车前车后都放了水桶和篮子。

水桶里的是黄鳝,篮子里的是桔子,自己车后座侧边是要卖给鼎元饭店的虾和黄鳝。

徐蓉芬说的梅玉丽好友的店铺,就在新元镇农贸市场西南侧出口的对面,出口处两边的道路也摆满了摊子。

梅玉丽的好友叫黄友燕,她在新元镇上开了一家男装店铺,因为经常要去二乌市进货时不时会碰上梅玉丽,加上大家都是新元镇上的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