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从学霸到奥运冠军 > 第50章 第50章

第50章 第50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人是孟语乔。这位大哥倒不是谦让,他就是耐力真不行,别说3000米,刚才1000米他都只拿了个第四。

最后一个积分点,高梓逸拿了第一、蒋弘毅第二,这顾染倒是不意外,但是他对第三名有点意外,竟然是池朗!!!

池大力这个牲口,明明是滑短距离的,3000米竟然也这么猛。

滑完之后,池朗在冰场上又调整了好几圈,这才停下来。

人多了出口处难免有点拥挤,大家都在排着队一个一个往外走。

顾染转过头去看池朗,后者一个人站在旁边,双手叉腰,两颊通红,用绵长的吸气和呼气来调整自己的呼吸。

不难看出,池朗累坏了。他也不是机器人,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人就是这样,耐力和爆发力此消彼长,增加耐力就势必要牺牲爆发力,增加力量就需要放弃一定的耐力。

像顾染和孟语乔,他们就是典型的爆发型选手。不同肌肉间的相互协调能力,力量素质以及速度素质相结合的体能素质非常优秀。

而高梓逸就是典型的耐力型选手,人体长时间进行持续肌肉工作的能力特别突出,是一种肌肉对抗疲劳的能力。

二者不可兼得,但可以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尤其是短道速滑这样的运动,因为速度特别快,就算1500米一场比赛也就不到三分钟,比起相同距离的游泳、跑步这些竞速累项目,可以说又快又省力。

速度滑冰本来就是人体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在平面上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所以有些短道速滑运动员就是能做到三个项目一起练,是真正的全能型选手,这也是顾染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他走过去拍了拍池朗的肩膀:“干嘛这么拼命?”

池朗还在喘气,满不在乎的笑了笑:“哪个搞体育的不拼命,要是不够拼命,下次就不一定有机会站在这里。”

他说得很有道理,顾染拼起命来比他还疯,所以他俩才是惺惺相惜的兄弟。

最后还有一个男子5000米的接力赛,顾染拿手背拍了拍池朗的胸膛:“你还行吗?一会儿不会被你们刘指导换下去吧。”

池朗冷笑一声:“你把那个“吗”字给我去掉,你行我就行。”

顾染转过头来,正好看到前面有个人,是H省的队医,比赛这么多次,他都已经混了个脸熟。

想起自己松解肌肉时的痛苦,幸灾乐祸的拍了拍池朗的将肩膀:“祝你好运。”

池朗果然是个肌肉猛男,短短二十分钟,他又满血复活,生龙活虎的站在检录区。

顾染一见他就笑了:“不愧是你。”

池朗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动作神态就跟《猩球崛起》里的凯撒似的,可把顾染乐坏了。

本次短道速滑接力赛的最后一项比赛,顾染很想拿下这枚金牌。

之前,徐清本来想过用另两名年纪稍大一点的队员取代吴凯泽和郑文康。但其实,这几个人的实力是差不多的。

他们四个人住在同一个宿舍,前面搭档过好几次接力赛,已经形成了一定默契,还是让他们四个继续组队比较稳一些。

平时要训练还要学习,要提升个人技术,还要兼顾接力赛。他的时间,确实不允许他兼顾到所有的比赛。

梁可欣和赵婷在女子项目中的实力,明显要优于郑文康和吴凯泽在男子项目中的实力。

混合接力的战术相对固定,只要全力练习好交接棒就能在整体实力上有质的飞越。

但是男子5000米接力涉及到的战术太多了,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然后再训练中演练,每个人还得牢牢记住自己的分工,如果战术太过复杂,一不小心就得把自己套里面。

这是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

顾染再三权衡之后,还是决定把挤出来的那点为数不多的时间,献给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