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 第 46 章 明末下3

第 46 章 明末下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完了崇祯个人性格和能力上的问题,我们再看看明末的社会问题。]

崇祯松了口气,天幕应该不会再当众训斥他了,他领着群臣回到文华殿内,打算好好看看他们的脸色。

一群虫豸!

[先说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明末那些官绅、勋戚有多不要脸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耳闻,毕竟从古至今食利阶级的嘴脸都没变过。因此很多人在讨论明末的时候,第一个建议都是抄家养新军。]

文华殿没的群臣脸色齐齐一变,惊恐万分。

这天幕的仙女听声音听悦耳的,怎么说出来的建议这么残暴!要是皇帝真听信了那他们还活不活了?

崇祯握着内侍递上来的浸了井水的干净细麻布,擦着额头上的虚汗,看到众人的反应,心里居然闪过一丝报复性的得意。

[我想说思路没错,但执行起来很难。]

大家松了一口气,看来这天幕还是知道好歹的。

[勋戚的例子,前面说过一个武清侯,惹急了他们都敢把手伸到内廷。文官这边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和竹鼠还是有区别的,不能说一句中暑就给宰了。

成熟的朝堂不是皇帝的一言堂,抄家也是有流程的。要先有御史弹劾,然后革职下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拖了一两个月才结案。

这个时候终于可以光明正大、证据确凿的抄家了!结果大臣家里的财产转移出去一半,上下打点用去了一半,等抄家的时候抄出来几千两银子来应付皇帝。

皇帝心里明明呕的要死,却什么也不能说,因为这些三法司上上下下都吃饱了,流程让你一丝错都挑不出来。]

崇祯扶着额头,语气阴冷的问道:“诸位爱卿,可是真的?”

大家互相看了看,脸色都不好看。

有些事情不上称没四两重,上了称那可千斤都打不住。这种官场潜规则他们怎么可能承认呢?

现在承认了,一会儿出了文华殿的门还不得让人给骂死,还怎么在士林、在官场混?

大理寺卿咬咬牙出列,跪了下来:“陛下,臣身为大理寺卿,不敢说兢兢业业,但我大理寺上下决不会有此等沆瀣一气之事。若是有个别蠹虫贪赃枉法,臣请严查。”

说着,他把官帽摘了下来,放在地上,叩头喊道:“臣愿意辞官回乡以避嫌!”

崇祯被他噎的说不出话来,指着大理寺卿的手指都气的直哆嗦。

当他是真是个傻子么!

这大理寺卿出身江南望族,家里良田千顷,即使辞官也是个富家翁,还有功名在身,不用缴税,日子可比他过得好多了。现在他出头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堵自己这个皇帝的嘴罢了。

可恶!

[哦,你问为什么不能人直接扔进北镇抚司的诏狱?那东厂和锦衣卫不是被崇祯自己给自费武功了嘛哈哈。

再说了,就算是有锦衣卫又怎么样,就崇祯那用人的方式,怎么能保证锦

衣卫的忠心?说不定锦衣卫贪的比朝臣还不遑多样呢!]

[那么动宗室呢?也挺难的。我这里正好有一个实例,就是万历年间的楚王案。]

咦?怎么突然转到宗室上去了。

崇祯没理大理寺卿,就这么任由他跪着。

[当时,一个京师留守后卫百户曾给万历皇帝上书,希望将寄存在楚王府的家产全部捐赠给朝廷。

这个百户是明朝开国功臣定远侯王弼的后人,王弼有个女儿,嫁给了楚王当楚王妃,所以百户和楚王是八竿子外的亲戚。

根据百户的奏折,说是是自己的先祖王弼死后,他的几个儿子都还年幼,被身为姐姐的楚王妃用心抚养。而虽然定远侯王弼被朱元璋处死,但他毕竟是开国功臣,所以留下了很多金银财宝和田地。

这些财物当时都暂时寄存在楚王名下,现在他希望拿回这些先祖的遗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