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 第 55 章 明末下12

第 55 章 明末下1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士绅和皇权的对抗,不仅仅是局限于朝堂,还表现在舆论话语权。

大家应该都知道,文人的笔杆子有多能颠倒黑白。几千年来,受害者简直如过江之卿。

我这里就随便举几个洪武、永乐父子俩的例子,来给大家破一下洗脑包吧。】

【第一个,就是徐达。】

“嗯?”徐达惊诧的抬头。

【徐达是朱元璋的老乡,也算是第一批跟随朱元璋的人,立下赫赫战功,激动人心的北伐就是他挂帅当总指挥的。

他为人谨慎、胸中有沟壑,因此基本没犯过什么错误,一路扶摇直上位极人臣。洪武十八年因病去世后,朱元璋还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又为他御制神道碑文,允许其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

可谓是生荣死哀了。】

洪武十八年……他还能活十五年呢,他相信这十五年的时候足够把北元给打残了!

徐达起身,叩谢陛下隆恩。朱元璋也赶紧下了御座,亲手把他搀扶了起来,拍了拍徐达坚实的臂膀。

一时间君明臣贤,其乐融融。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被戏称为“洪武唯一一个善终的功臣”,竟然也被人造谣说是因朱元璋逼迫而死的。】

还没有松开手的朱元璋和徐达:“……”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为啥呢?

因为有一个民间广为传播的版本,是说徐达当时生了背疽,据说只要吃蒸鹅这种“发物”,就会加重病情甚至死亡。朱元璋知道以后,马上御赐蒸鹅给徐达,徐达知道朱元璋要杀他,于是含泪当着使者的面把蒸鹅吃完,不久后便病发身亡。】

崇祯也听过这个故事,给他讲经的翰林学士还暗戳戳对高皇帝这种行为表示不赞同。

【“送蒸鹅”这个故事最早的出处,是在明代中叶徐祯卿——没错,就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那个徐祯卿。

他写了一本野史笔记,叫《翦胜野闻》,里面记载了这个故事。但他也只是记载朱元璋赐给了徐达食物,并没有说就是蒸鹅。

至于可信度嘛……反正清代的《四库总目提要》说:《翦胜野闻》这本书里的内容,一点都不可信,“书中所纪,亦往往不经”。

然后到了赵翼这里,他的《廿二史札记》居然依旧转述了“赐食”这个故事,并且深度加工为“赐以蒸鹅,疽最忌鹅”。

但赵翼是把这个故事作为“传闻无稽之谈”来讲的,可是没想到传着传着,后人竟真的把这当成了史实了。】

啊……?居然是假的?崇祯表示震惊。

朱棣十分不爽,居然敢把他爹编排成这样,敢不敢把这几个人的祖宗都报出来啊,他绝对让这些人出生不了!

【说实话,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背疽根本就是不治之症,三国的刘表、后唐的李克用等人都是死于此病,如果朱元璋真想让徐达死,坐等他病死就可以

了,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让自己背负上“杀功臣()”的骂名。

而且最重要的是,洪武六年之后,徐达就作为戍边大将军,常驻北平了。朱元璋还能千里迢迢给他送南京的蒸鹅?()?[()”?

别扯淡了。】

朱元璋喃喃道:“抗生素是什么?”

有了这个东西,老徐岂不是就不用死了?

【徐达死后几百年还要被人造谣,他的夫人也没躲过去。】

徐达内心默默骂街:这就过分了吧,怎么还扯到家中女眷了,有本事跟他单挑啊!

【嘉靖年间有个举人叫余永麟,他写了一本书来记载明代人物轶事,叫《北窗琐语》,里面记载了一则故事。

“中山武宁王夫人谢氏,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后□□登大宝,中山就封,每朝见太后,谢夫人时致不平,尝有“我家不如尔家”之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