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 第 71 章 汉景帝(下)

第 71 章 汉景帝(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濞也是个狠人呐,他居然不收!

“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

这天下都是老刘家的,他死在长安就应该埋葬在长安,何必送到吴国来安葬呢!

然后刘濞真就让人把儿子的遗体给送回去了。】

刘邦脸色不太好看,因为刘濞的王爵是他封的。虽然说他孙子打死人家儿子确实理亏吧……但是刘濞这小子也不能这么不给朝廷面子!

【反正这件事,双方都闹了好大的没脸。

刘濞更是常年称病,再也不去长安朝见,四时八节诸侯王该进京的时候,他都是派使者过去敷衍一下,自己则是躲在齐国,一门心思的琢磨要不要造反,怎么造反,好给儿子报仇,出口恶气。

长安这边的大臣也都硬气的很,一码归一码,你儿子死了也不耽误你履行诸侯王的义务,你敢装病,那我就把你那些使者都抓起来。

双方之间的气氛一下变得剑拔弩张。

但我们都知道,刘恒是个有政治智慧的皇帝。】

刘邦状似不经意的瞟了吕后一眼,然后感慨的说道:“看来,恒儿确实是后世盖章认证的好皇帝啊!”

听了这么久,他也看出来了,天幕上的仙子不知是什么时代的人,但绝对是后世,还是很远的后世人。

所以她说的这些,大多都是后世讲古评述的观点。

那么,就说明老四确实是当皇帝的料。

【这件事情,从根儿上来说,是中央皇室理亏,刘濞本来就心有愤恨。如果这时候摆出朝廷的架子,强行按照规定让刘濞来长安朝见,那么很可能会让刘濞变得疑神疑鬼,猜测朝廷是不是要杀他,再恶化下去,那刘濞肯定狗急跳墙要造反。

可是现在还是文帝继位早期,一切以□□为主,朝廷再经不起一次诸侯动荡了。

所以刘恒忍了。

他释放了吴国的那些使者让他们回去,还赐予了吴王刘濞倚几与手杖,让他可免于朝见,安心“养病”。

刘濞一看陛下给了他台阶,他也不能给脸不要脸,毕竟造反还是个很有难度的事情,轻易的谁也不想。所以刘濞真就顺坡下驴。终文帝一朝也没去长安,继续在吴国积蓄力量。】

刘邦又说道:“确实,当时的情况,还是□□最重要。”

吕后紧紧抿着嘴唇,不声不吭。

她知道刘邦这老头子现在已经改变了心思,什么刘盈刘如意,统统扔到一边,是真想扶刘恒上位。不过,让她放弃自己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去同意别人的儿子继位,这太难受了,她怎么可能答应?!

但,仙子已经证实,按照原来的路,她儿子和她的娘家,都不会有好下场。

这段时间她也思索过,既然她已经预知了未来的事情,难道她未来就不能做的更好么?就不能避免这些悲剧发生么?

至少……至少她可以不让盈儿娶自己的外甥女,不让盈儿郁郁不得志,最终

英年早逝,这样大宗嫡支就不会凋零。而她也不会因为要强行立权威而使用过激的手段,最终让吕家成为公敌,身死族灭,盈儿的子孙被污蔑血脉,最终绝嗣。

可是刘盈,她已经十一岁的亲儿子,却只是求她不要杀弟弟,并没有思考其他。

天幕说的那些这个兔崽子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或许,人的性格是先天注定的吧!

吕后现在只有一种无力感。

【这就是景帝刚上台时,外部各个诸侯王的格局。

代国、燕国都是关门过日子的小透明,可以忽略不计。长沙国暂时收归国有,梁国、淮阳国是在景帝自己的兄弟和儿子手里。

赵国和淮南国都是景帝的堂兄弟们,忠心存疑。而怨气最高威胁最大的,要数吴国、楚国和被大卸八块的齐国。】

【好了,现在时间来到了景帝一年。晁错上疏了那篇著名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