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晚明海枭 > 第21章~第30章注释

第21章~第30章注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章:

“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出自屈大均《广东新语诗语粤歌》。

本章疍家婚俗均参考学界论文,不过没有查到明代疍婚上的咸水歌,只能用上世纪疍家婚俗消失前的一些资料,为押韵和易懂略有改动,唯有那首“骂媒婆”一字未改,最为原汁原味。

第22章:

“(顺治)元年,黎忠国起海上,罗亚福杀之。余党复推郑、石、马、徐为首,号‘四姓’。”——出自《东莞县志》。

明末清初珠江口的四姓海贼在很多文献里有记载,一般次序是以石壁为首。四姓海贼曾受南明绍武政权招安,旋又降清。

电影《加勒比海盗:世界的尽头》里有一个角色叫清夫人,其原型是清季痛击英夷的著名女海盗郑一嫂。这位郑一嫂原名叫石香姑,就是石壁的后人,其夫郑一是郑廷球后人。

第23章:

快蟹船的原型有说是东南亚的兰卡桨帆船,也有说是地中海的加莱桨帆船,总之是被葡萄牙人带到广东的。屯门海战后和鸟铳、佛郎机炮一起被明军缴获仿制,当时被称为蜈蚣船。

蜈蚣船在明军中服役时间很短,但是却被珠江口海盗继承了下来,改了个名字叫快蟹船,实际上大同小异,几百年后又被清朝水师当成了宝贝。

第24章:

末次船造价参考嘉靖十三年出使琉球的封舟,两者主体结构均为福船,嘉靖封舟略大一点,当时造价是2500两。三桅广船、双桅广船、舢板的价格参考嘉靖《宁波府志》中的五百料官船、二百料官船、十桨飞船。快蟹船在清中叶造价为500两。

另外,从嘉靖前期开始到清末,由于白银贬值和沿海过度砍伐大木,清中期造船价格较嘉靖时期上涨了4倍。本书假定这一时期东南沿海的造船价格线性上涨,粗略取明末造船价格为嘉靖时期的两倍,或清中叶的一半。

再有,广船多用热带硬木造船,比闽浙沿海用松杉造船要贵一倍左右,本书也考虑了这个因素。

第27章:

.7世纪初明朝平均金银比价为:6,广东为:7,印度为:,日本和波斯为:0,欧洲为:2。另古代斤等于6两。

2.“(粤缎)质密而匀,其色鲜华,光辉滑泽,然必吴丝所织。若本土之丝,则黯然无光,色亦不显,止可行于粤境,远贾所不取……(粤纱)金陵、苏、杭皆不及,然亦用吴丝,方得光华,不褪色,不沾尘,皱折易直。”——出自《广州府志》

3.6世纪末有一位果阿大主教秘书叫扬哈伊根范林斯霍滕,此人是荷兰人,潜伏在葡萄牙亚洲总部果阿十多年,专门搜集东方的商业情报,后出版了《路线》一书,将由葡萄牙垄断百年的东方航线资料公之于众,大大刺激了荷兰和英国对东方的远航。据其记载,中国生丝出口主要有三种,质量最好的是“lankijn”即南京丝,次之的是“fuscan”即福建丝,最差的是“lankam”即南康丝(赣江流域),三者每担价格约为50两、40两、0两。另外经过捻纺的绢丝价格,南京丝70两、福建丝35两、广东丝55两。

4.据《长崎荷兰商馆日记》记载,日本各类生丝价格大约是明朝离岸价格的两倍左右,其中质量最好的会送给长崎官员,每担价值390两。

第2章:

关于“澳票”,见李庆新先生的论文《明中朝海外贸易的转型与“广中事例”的诞生》。

第29章:

“按海上之事,初起于内地奸商王直、徐海等,常阑出中国财物与番客市易,皆主于余姚谢氏。久之,谢氏颇抑勒其值,诸奸索之急,谢氏度负多不能偿,则以言恐之曰‘吾将首汝于官’。诸奸既恨且惧,乃纠合徒党番客,夜劫谢氏,火其居,杀男女数人,大掠而去。县官仓惶申闻上司,云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