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晚明海枭 > 第111章 甩手掌柜

第111章 甩手掌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12章甩手掌柜

“秦司吏,本千户再问你,舟山共计有多少田地,每年能产粮几何?”林海勉励了秦诚几句之后,接着又问道。

“这……卑职委实是难以估计。”这个话题继续下去很可能会变成一道送命题,秦诚不确定林海是真的随便问问,还是另有目的,所以无论如何都不敢接招。

他不怕得罪钱知事,那是因为钱守礼的底细他清楚得很,跟他秦某人一样都是上头没人的,否则也不会被扔到这么个海岛上一干七八年。

舟山的文官都是这样姥姥不亲舅舅不疼的,但是武官那可就不一样了。

定海卫领导班子里有三个是从舟山这两个千户所升上去的,其中有一个是刚升上去不久,为了给林海挪位置。

因此两所的千户、副千户、百户、镇抚乃至于总旗、小旗都有不少在上面有人的。

至于参将府那些镇戍系统里的大小将校,那就更不得了。

定海可是浙江巡抚和总兵的驻地,海防道所在的鄞县也离舟山不远,舟山参将下属的把总、哨官们指不定就能和这些大佬的身边人说得上话,远不是仍在卫所里混的武官们能比得了的。

“秦司吏既是不知,那就算了。”

林海也不为难他了,他知道田地是比人丁更为敏感的问题,前者涉及到几乎所有武官的核心利益,后者主要只牵涉经历司的文官和胥吏。

毕竟,侵占军屯是卫所武官的主要财源,这里的油水远比清军要大得多。

但占田之事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持之以恒地积累,乃是世袭武官和当地豪绅们代代相传的家业,卫所的文职流官是不可能染指其间的。

正如均田制的瓦解导致唐代府兵没落一样,军屯被各种侵占才是明代军户大规模逃亡的核心原因,没逃的那些基本上也沦为了各级武官或当地士绅的农奴。

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呢?后来孙传庭在陕西巡抚任上的经历或可窥豹一斑。

孙传庭在西安清查了三个卫的军屯,结果清出本色、折色银合计近15万两,另外西安右卫还清出本色麦米豆一万三千余石。

仅仅是清查三个卫,孙传庭借此养活了一万多兵。明末总共有四百多个卫,外加上百个直属都指挥使司的守御千户所,若是能把全国的卫所军屯清查一遍,足够养活全国的镇戍营兵,顺带再给皇太极修个坟。

但这个问题目前不是林海能想的,孙传庭能在陕西干这事,那是因为当地缙绅势力已经被农民军打烂了。要不然崇祯和杨嗣昌又不是傻子,放着这法子不用,非得饮鸩止渴去征什么三饷。

当然,舟山由于明初把昌国县内迁的缘故,可以说并没有什么缙绅势力,如果要清查军屯相对来说不会有那么大阻力。

但这事依然不是目前的林海能碰的,起码得等他混到何汝宾那地步才行,而且必须要取得浙江巡抚或巡按的支持,眼下确实没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究。

再说其实舟山能产多少粮,林海心里是大致有数的。

几天前在岑港司斋宿的时候,他曾向那里的巡检打听过每年来此的粮船多寡,毕竟岑港是舟山岛主要的物资出入口。结果巡检告诉他,舟山主岛基本不依赖外部的粮食供应。

结合秦诚对舟山人口的估计,林海认为舟山光是主岛年产二十万石粮食是没有问题的,周边的兰、秀、岱、金塘等几个有淡水的岛屿就不得而知了。

相对于舟山岛的面积来说,这个粮食产量其实还是较低的。这主要是因为舟山的淡水资源存在严重不足,一方面海岛没有过境客水,二来舟山缺乏高山也导致降水存留量较少。

“果然,舟山的天地还是不够广阔。而且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要种田还得是去东番啊。”送走六房司吏后,林海在心中暗自嘀咕。

舟山群岛在他的战略规划里是有重要地位的,但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