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晚明海枭 > 第123章 狗日的朝廷

第123章 狗日的朝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24章狗日的朝廷

红泥火炉,绿蚁新酒,雪柳霜桃在对面的苏堤上排列整齐,宛如一支沉默而威严的军队。

一艘小小的画舫停在西湖外湖的湖心亭不远处,里面是冯一刀和歪嘴二人。

林海让阮美租了一条船,买了些酒食后就让随从人等先回武林门外的客栈。

但冯一刀坚持要贴身护卫,因此林海就让他和歪嘴留了下来,他自己则和吴国毅拥着毳衣,在铺着毛毡的湖心亭里对饮。

之所以要在这里饮酒,倒不是要学张岱湖心亭看雪,主要还是这里人迹罕至,四周都是泛着冰花的湖水,说起话来无所顾忌。

冬天的夜晚来得很早,林海和吴国毅已经对饮了一个多时辰,后者借着酒劲向林海讲述了他的故事。

他的曾祖父名叫吴惟忠,浙江义乌人,早在戚继光第一次赴义乌招兵时就应募从军,在跟随戚继光南征北战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万历朝鲜战争第一阶段的壬辰之役中,吴惟忠以参将衔统领三千戚家军,在扭转战局的平壤之役中再立奇勋。

这一战,吴惟忠胸口中弹,仍然督战不休,率部拿下了关键的制高点牡丹峰。

这是无可争议的先登之功,然而因为戚家军的军饷远高于北兵,所以和北兵之间一直存在严重矛盾。

明军主帅李如松是出身北兵的,为了维护自身的领导基础,他只能处处偏袒军纪稀烂的北兵,对纪律严明的戚家军则是肆意排挤打压,最终把朝鲜之役的首功给了自己的嫡系部队。

朝鲜战争告一段落后,吴惟忠调任南方,戚家军大部则回守蓟镇,走到石门的时候,部分军士向上级讨要朝廷拖欠的军饷和赏银,结果被蓟镇总兵王保诓骗到演武场,诱杀了好几百人。

事实上,正牌的戚家军到此就不复存在了。

没错,威名赫赫的戚家军最后是被明朝人自己歼灭的,在戚大帅去世仅仅七年之后。

这次事件后,朝中部分官员为戚家军鸣冤,导致这事被卷入了党争之中,最终被定性为兵变,戚家军余部被押解南下,向部下举起屠刀的王保反而因平变之功升官荫子。

尽管遭遇了如此不公的待遇,当朝鲜战事再起时,时为浙江海防副总兵的吴惟忠再度率四千南兵入朝作战,这支南兵实际上已经不是当年戚继光一手带出来的部队了,真正的戚家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在万历朝鲜战争第二阶段的丁酉之役中,明军统帅杨镐在蔚山会战时率先逃跑,导致全军大乱。危急时刻,又是吴惟忠挺身而出,率南兵拼死断后。

战后,吴惟忠向朝廷请辞,回到义乌老家养病。结果他受到言官的弹劾,朝廷直接给他来了个免职,这位功勋老将最后竟连个体面退休的机会都没有。

回到老家后,心灰意冷的吴惟忠谢绝了地方督抚的邀请和任命,终老于义乌的山中。

不久后,吴国毅的父亲投奔了戚继光的侄子江南副总兵戚金,年幼的吴国毅也被带了过去,并被号称尽得戚继光兵法的戚金收为义子,亲自教授他兵书战策。

浑河血战中,六十五岁的戚金放弃逃生,战没在浑河南岸,吴国毅的两位兄长均在主将身边战死,吴国毅则和父亲一起随酉阳兵退回了辽阳城。

到了辽阳城之后,吴父决意死战,但却把吴国毅托付给东宁卫镇抚吴大斌,嘱其将幼子带回浙江奉养老母。

这个吴大斌正是山阴吴氏的族人,只不过并不是吴兑这一支。而吴父之所以和吴大斌相熟,则是因为当年吴惟忠和山阴吴氏联了宗,这又需说起山阴吴氏的另外一个人。

这个人叫吴宗道,也参加了万历朝鲜战争,出身贫寒的吴惟忠就是通和吴宗道的战友关系攀上了山阴吴家。

吴宗道后来在鸭绿江边出任镇江游击,万历三十七年和仁五爷之父、时任山东副总兵的吴有孚一起被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