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父可敌国 > 第七七二章 谈妥

第七七二章 谈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有更好的消息呢!”待众人欢呼声减小,戴良又接着高声道:</br>“皇上还同意对国子大学进行整改,立即于校内重设文庙。”</br>“苍天呀……”</br>“圣人保佑啊……”文官们痛哭流涕,相拥而泣,手舞足蹈,弹冠相庆。</br>那忘情欢庆的场面,足以说明他们此刻的成就感、喜悦感,是何等的强烈。</br>要不是跪久了站不起来,他们非得一拥而上,把老几个抛到半空,狠狠庆祝一番。</br>宋濂和胡翰三人含笑看着这一幕,直到有人忽然问:“对了,那三项改革废止了吗?”</br>“……”见四人脸上的笑容凝滞,奉天门广场上的欢笑声也渐小。</br>“怎么,莫非未竟全功?”郑九成巴望着宋濂,忙笑道:“有一件半件的没废止,也没必要求全责备。”</br>“是啊,总得给皇上留个面子。”薛祥等人也点头道:“最后留了哪项改革?”</br>“不是一项。”苏伯衡艰难道。</br>“啊,两项?”文官们的笑容彻底消失,广场上的空气开始凝滞。“不会吧,拢共就三项改革,这代价也太大了。”</br>“不是的,”胡翰幽幽道:“不是二,是三。”</br>“什么?!”文官们齐声惊呼,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郑九成结结巴巴道:“三,三项改革都,都没废止?”</br>“是。”宋濂四人点点头。</br>“不是,你们怎么能答应呢?!”郑九成急的都站起来了,然后啪的一声摔在地上。“谈来谈去,所有的改革毫发无伤,谈了个鸡儿啊?!”</br>把堂堂礼部尚书急的都爆了粗。</br>“就是啊,我们反对的是改革,一条都不改,你们到底是哪边儿的?!”不少文官破口大骂。</br>他们和大儒的立场不太一样,大儒们更想正名分,文官们却更想借着正名分来废掉三项改革。</br>虽然都是孔孟门徒,但身份不同,诉求自然也不同。这也是太子为何要等着宋濂进京再谈,而不跟郑九成、薛祥这帮人谈的原因。</br>“你们怎么说话呢?”大儒们一听也不乐意了,我们费心护教、劳神营救伱们,怎么非但不领情,反而还骂上了?</br>“皇上何等独断专行,五件事能扳回来两件,还有什么不知足的?”</br>“就是!难道放着孔孟二圣的位份不管,先解决你们自己的问题?那样还配叫什么孔孟门徒?!”</br>“不要口口声声为了二圣成仁取义,事到临头却光打自己的小算盘。这种话我们说不出来,你们不要脸,我们还要!”</br>“……”面对大儒们劈头盖脸的训斥,文官们憋的说不出话来。</br>因为恢复孔孟二圣的位份,是大道理。而三项改革,是动了文官们的利益。所以反对三项改革,相对的是小心思。</br>孔夫子教导他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以在儒家的语境里,文官们的小心思根本说不出口,只能被大儒们的大道理压的死死的。</br>当然不忿是一定的……</br>~~</br>奉天门广场上欢庆的气氛荡然无存,只剩一片唉声叹气。</br>这时,胡惟庸和曹国公带领其余朝官进了午门,来到奉天门前站班。</br>见大儒们和文官们居然闹起了别扭,就像气愤的父亲和倔强的儿子。胡惟庸赶忙问宋濂:“这是怎么了?”</br>宋濂便叹口气,将事情经过告诉胡相,胡惟庸便正色对百官道:“这本相就得说你们两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