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父可敌国 > 第一零章 老潘

第一零章 老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b>inf</b></div> 滇王府。

三个傣人大土司走后,潘原明也忍不住问道

“王爷对土司的册封向来谨慎,云南全省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宣慰使。怎么今天在那老刀身上破例了?”

“呵呵,因为……”朱桢笑笑,打开书案上的匣子,从中抽出一份家信,递给潘原明道“我父皇已经决定,要设立麓川平缅宣慰司和车里宣慰司了。”

“是吗?”潘原明赶忙双手接过,毕恭毕敬的展阅。

便见朱老板在信中写道

‘近询知思仑发之地有三十六路,在故元时皆设官治之其地,后为蛮人所专已四十年。继又侵楚雄之西南,远干威远二府,梁王力不能制,终为蛮夷所有。朕有云南后,思氏又攻我永昌,杀我军民,以此观之上本称臣,绝非真心。’

‘此前尔与文英之见,实乃老成谋国之议,贼势正盛,不宜速取。云南尚乱,当先平定三江之内,而后徐徐图之。可先应其请,设立麓川平缅宣慰司,以为缓兵之计。同时在其境内广立州县,多封土官,以图瓦解。’

‘还可将车里军民府同升为宣慰司,以分其势,或有奇效。若其尚观望怀疑,宜耀兵威,使其知惧。阃外事务,必在中节,边事机密,自宜审度,吾儿宜体朕意。’

潘原明看完之后,双手奉还,恍然道“原来王爷是送了他个干人情。”

“也不能这么说。”朱桢摇摇头道“我父皇不是说了吗。边事机密,自宜审度,本王要是硬拦还是能拦下来的。”

顿一下他轻叹一声道“但是本王的想法变了,单靠我们自己人,治理云南的成本都太高了。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还得依靠土司,来降低我们的人力成本,好集中力量办大事。必须等到将来,咱们在云南扎下根来,让汉人的数量占多数了,再全面改土归流不迟。”

“王爷能审时度势,修正策略,实为明智也。”潘原明忙赞道。

“不过就算是给他们升了军民府、宣慰司,也不能撒手不管,必须要派流官汉吏,对他们进行政务辅导,要让他们融入全省的军政中,而不是自成一体,变成一个個独立的小王国。”朱桢沉声说道。

“是,为臣谨记。”潘原明赶忙应下。

“该见的差不多都见完了吧?”朱桢伸个懒腰,这一个月来一直持续不断高强度的接见土官,他这种狗熊一样的体魄,都感到有一丢丢疲惫。

“是,他们三个本来就是压轴的。”潘原明一把年纪更是累的不要不要。

“那就打发他们赶紧回去吧。”朱桢长长松了口气道“希望咱们折腾这一场,能换一个太平。”

“肯定可以的。”潘原明笑道“王爷这次召见实在太成功了。那场腊八宴之后,土官们跟布政司的人说话,都开始用敬语了。”

“用肯定是有的,本王的十万大军还能白忙活了吗?”朱桢淡淡笑道“就是不知道能管多长时间用。”

“三五年应该没问题吧。”潘原明笑道“只要我们能在这几年消灭了思仑发,保准几十年内没有土司敢造次。这就是王爷的杀猴儆鸡之法啊。”

“哈哈哈,本王乱讲亏你还记得。”朱桢一阵大笑,又对潘原明道“这帮土官走了,你们布政司还是不得闲啊。十几万大军回昆明过年,压力很大吧?”

“是。”潘原明苦笑一声“将士们本来以为打下了云南就能班师了,没想到下半年又得四处平叛,疲于奔命不说,伤亡还远高于之前。年关将至,难免情绪不太稳定,官府压力确实比较大。”

“说起来,这是将士们在昆明过的第二个年了,有情绪是正常的。”朱桢沉声道“官府这边尽量多担待些,方方面面照顾的周到点,我也跟颍川侯他们,多做做将士们的工作,还是要让将士们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