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56 正是用人之际

56 正是用人之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b>最新网址:</b>直接成立专门的民营航天公司是不太行的,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航天部门从国计委那里取了经,宇宙行姜总也指了一条明路,缺钱就去募资。

噶韭菜可以用“概念股”,那么航天部门也可以找个公司上市。

当然要想在资本市场有动静,还得有人站台。

张浩南就是这个人。

不需要张浩南亲自出场在媒体上狗叫,“沙食系”出钱,高管多接几个采访就行了。

剩下的,就是“沙食系”跟长三角的“朋友”推荐一下。

以张浩南现在的号召力,光梁溪就能弄来九十个亿的游资。

放以前,那怎么地也得判個几年。

现在那就不至于了。

此事跟松江文化产业这点儿破事比起来,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意中察觉到点风声的“太古圈”观众们,各自庆幸没有装逼离开,而是留在原地没有走动。

接下来的事情,张老板说啥就是啥,无形中的威慑力更强劲了一些。

散场的时候,殷光彩很难得跟张浩南握了个手表示感谢:“张总,感谢您对我们政府工作的支持。”

“其实讲点原则,摆出要鱼死网破的架势,也能摆平这帮人的。”

张浩南笑了笑,没有理会松江市政府一群人吃了蛆一般的表情,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太古圈”,他今天下午还要面试几个老学长,都是他通过两江工业大学好不容易游说过来的。

一半是松江财政局的人,一半是原人事局的人。

都有不错的履历,但卡在原地好些年,没有太好的机会再进步进步。

毕竟两江工业大学的圈子,在松江这里,不算太好使。

之前张浩南也从松江飞地借了一些农场高管,主要是为了江北地区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稳定运行。

不过这批人借了是要还的,而且也不愿意为了一点小钱跳过来,圈子不一样,其中京城大学和震旦大学的都有,走农业发展路线,在松江是一条特殊赛道,甚至说是快车道,也不算太过分。

只是随着今年由自己撬动的大基建,两江省、两浙省的南北运河工程,搞不好还要配合海岱省的“南水北调”,人事上的压力就会随之而来。

光公关业务,就不是喝喝酒聊聊天就能解决的,比如跟彭城重工谈判,单纯经管系出来的完全玩不转,底下细分到零配件售后,倘若发现你不懂工程,回扣吃得飞起也是一头雾水。

所以张浩南借人挖人,多少还是靠“熟人”圈子,校友中理工科为主,三十到五十岁这个年龄段是绝对主力。

只是要打动他们,“诚意”得加倍,毕竟这个年龄段的人,有专业自信也有家庭负担,要让他们脱离原有的舒适区出来拼,不是顶尖精英的,都会犹豫。

但有人作保,情况肯定也不一样,今年“沙食系”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巨头姿态,跟其余“老钱”是一个级别的。

唯一区别就是不够洋气。

按照此时松江的标准,重本毕业就是“五加房”,五就是一个月五千块,不是税前,到手五千。

房就是房子。

其实这个标准已经有些落后,前年开始,所有高技术投入行业,都是这个起步。

哪怕是两江省代工牙膏的乡镇企业,但凡有点野心的老板,还会奉上一笔安家费,这笔钱数量可大可小,而代工牙膏的那个老板,最高给出了三十万。

这个数是从松江交大挖的人,到了企业就是往总工方向培养,而跟这个老板争夺交大应届生的单位,是造电机的某个央企。

时过境迁,现在也轮到张浩南这么干,前年校友还会犹豫,去年就明显不一样了,今年更是畅通无阻。

高校是个平台,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是可以通过学校来权衡利弊规划前途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