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是你要分手,我平步青云你舔什么 > 第206章 多挣一点

第206章 多挣一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后是消费。杨梅不要钱,食宿都统一,也不算贵,比平时当然贵一点,但相比在城市里下馆子,绝对要便宜得多。农民的农产品,相当畅销,其中最畅销的,是腊味,尤其是有年头的火腿什么的,特别畅销。几个镇的头头脑脑们都盯着呢,当夜就开会,杨梅上挣不到钱,其它方面要尽量多挣一点。即然城里人喜欢腊味,那就多弄一点,本镇本县没有了,就去外县收,陈货没有了,就上新鲜的,现杀,现熏。利动人心,这一夜,荒僻千年的虎山,有着前所未有的燥动——因为他们真看到了游客,真见到了钱。舒欣他们八点多才回东城,不过现在是信息时代,他们拍摄的,提前就传回去了,无论是给朱志远做的专访,还是拍摄的游客摘杨梅的视频,全都做成节目,在新闻联播后播出。无论东城台,还是东州卫视,这都是最好的时间段,用钱,是不可能拿到这个时间段的,这是省委宣传部的要求。这就是政治待遇,在这个讲政治的国家,有些东西,是优先于一切的。资本主义,钱是一切,在这里,并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对于虎山杨梅节,所谓的杨梅免费,很多人其实是心有疑虑的——有这好事所以哪怕省委宣传部开动机器,报纸电视甚至是给各地市发文,要求配合,第一天来的人,也并不多。八千人,实话说,太少了点儿。搞这么大一个节目,才八千人,简直就是个笑话,随便一个二线的明星来东城开演唱会,也远不止这个人数啊。说白了,就是信任缺失。但第一天游客采摘杨梅的新闻播出,信的人就多了。当然,还是有人不信,但问题是,采摘杨梅的人真的带着杨梅回去了,亲眼看到,甚至是亲口尝到,这个就假不了了。一时间,你传我,我传你,邻里互传,单位里也互相奔走相告,信的人就成倍甚至成十倍的增加。后果就是,第二天一早,虎山就有大批的游客涌进来,很多人甚至是天堪堪亮就到了。这有个心理,怕自己去晚了,好杨梅给别人摘走了,所以邻近一点的县市,天不亮就动身了。到十点多钟的时候,人流更是蜂涌而来。朱志远接到报告,立刻知道不对:“口碑发酵了。”还好,他两世人生,知道中国人多,也知道中国人的一个僻好——凑热闹。他预有准备,让万千山把另外几百辆电动也全部调过来,红阳厂以前不是生产了一千辆电动车嘛,还剩几百辆,紧急加个车架子车棚子,焊一下的事,熟手,不难。周云也动员虎山上上下下所有的人,但凡有车的,不管你们什么车,全都征用,去接人。不白接,司机发牌子,跟前面的司机一样,接回来登记,一个人头,五块。这谁不愿意啊。即有钱拿,说起来还讨个口彩——为虎山杨梅节做贡献。人人争先。几乎是全城动员之下,才勉强做到人来即走,不让游客久等。接到镇里,还要导游,这个也好说,杨同发动镇里村里所有腿脚好的,分村分片,发牌子,把人接了去,带游客上山。要求就一个,带着游客畅快的玩,带他们摘杨梅,帮他们提回来,那就算完全任务。同样不白导,一个人头,五块。这五块,比司机那五块难挣点儿,要两条腿爬山呢。但有一点好,一次可以多带几个人啊,甚至十来个人都可以,带去指定的一片山林子就行嘛,不必一人跟一个,这也划得来了,跑一趟,好几十块呢。村里人因此也都愿意干,反正天天往山上跑,这会儿跑一趟,几十块入手,不是钱啊甚至很多老头老太都争当导游,比年轻人还要勤快一些。可怜,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了,也不能到外面去打工,到哪里挣个钱啊,这会儿有钱送上门来,他们远比年轻人热心。游客虽多,但动员有力,司机多,导游多,竟然还真就接下来了。随后的吃喝拉撒,那也得加码,游客摘了杨梅下山,肯定饿了,饭是要吃的。光吃个饭不行啊,这有几个钱,得想办法让他们买一点东西回去。不要周云招呼,另外五个镇的镇领导,全体坐镇,棚子不够,现搭,厨师不够,现抓,菜蔬不够,土里现摘。腊味不够,你特马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