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鳏夫的文娱 > 第一七九章【文学的力量】(求订阅)

第一七九章【文学的力量】(求订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鳏夫的文娱正文卷第一七九章【文学的力量】京城,《当代》杂志社。

林有成这边当着主编秦朝阳的面,答应过下一篇稿子会投给《当代》,这无疑是给秦朝阳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过即便是这样,秦朝阳心里也还是一直记挂着林有成的下一篇稿子。

“主编,林有成同志的下一篇稿子是真得会投给我们《当代》吗?”

秦朝阳点了点头,说道:“应该不会有错,他当着《人民文学》和《十月》的编辑都说了这样的话。”

秦朝阳并不认为林有成会放鸽子,毕竟他已经明白林有成的投稿选择。

听见秦朝阳这话,一旁的编辑赵辉脸上露出笑容,说道:“要真是那样就太好了,这样一来四大名旦杂志也算是都被他上了一遍。”

“是啊,要是偏偏不上我们《当代》,那就真得不好。”

“就是不知道林有成下一篇稿子会写什么?

秦朝阳其实有问过林有成这个问题,说道:“应该会是和前面的一样,都是抗战文学。”

都是抗战文学?

秦朝阳这话自然引起了编辑部一些编辑的讨论。

那边编辑赵辉听见秦朝阳这话,不禁说道:“林有成前面写得《风声》、《我的团长我的团》,还有《战争子午线》写得抗战文学真好,要知道国仇家恨易书,抗战文学难写啊。”

毫无疑问,编辑赵辉这话引得在场不少编辑得认同,要知道那段时期的浴血奋战不仅深刻影响了国内和世界的政治格局,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素材,但正如赵辉所言,抗战文学并没有那么容易写。

“是这样的,正如史诗,其诗性高于史实,写抗战文学不仅要通过文本向读者揭示真实的战争本质,还理应提炼超乎历史纪录之上的文学价值,化苦难为艺术、凝血泪为明珠,唯此,才能摆脱个人对历史叙述的禁锢和控制。”

“说实话,林有成这几部抗战文学,让我想到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

在场的编辑自然都知道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讲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描写了十几户人家、一百余人的遭遇,古都人民的亡国之痛、亡城之难和不可征服的民族之魂,让人震撼。

“没错,不过说起来,林有成这位同志似乎真得并没有在意文学潮流,现在都说先锋文学和寻根文学,他明明写过先锋性质的,但是现在却是一直在写抗战文学。”

“是的,抗战文学之前是在抗战时期出现的文学,林有成却是还在写这样的文学故事,真得难得,他要是继续写抗战文学,会不会太陈旧了。”

这话一出来,现场的气氛有一瞬间的沉默。

之前《当代》认为路垚的《平凡的世界》创作手法太过现实陈旧,直接退稿。

至于,抗战文学陈旧?

这话可不敢随便说。

虽然说抗战文学是那段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投入了民族解放进行的特有文化抗战,像萧红的《生死场》,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战争场景的记录,也有战时民众生活的写照,但这并不意味抗战文学就不适合现在的文坛。

“《风声》这样的抗战文学作品可一点都不陈旧。”

秦朝阳作为杂志社的主编,这个时候自然要表态,说道:“林有成那几篇若是投给《当代》你们觉得不应该发表吗?”

“如果说真的是陈旧,那么像《收获》为什么会发表林有成的作品?”

很显然,秦朝阳这话已经是让那位说抗战文学陈旧的同志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忙附和道:“是的,即便是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也不能保证不再被人欺侮、侵略了,抗战文学并没有因为救亡而压倒启蒙,而是在救亡的同时重述、深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