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越后的锦绣人生 > 第200章 赈济流民

第200章 赈济流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宋琳琅本应该与庆国公府宋家一起去往延陵宋氏祖宅,但她厌恶的人太多,不愿意随行,就跟着温绪辗转追寻李炳琮他们的行迹,最后被温绪安排着来了金陵,来到了魏瑜身边。

傅芸闲来无事,依然每日里写她的话本子供罗庸四处说书,她将自己买下的那处小院子半租半借地给了罗庸一家子居住。

然而,日子并没有期望中的那般平静。由于鲁王调集了沿海大量卫所的守备军进京,内乱持续了好几个月未曾平息,从而导至了倭寇的猖獗泛滥,渐渐地,连金陵也开始受到了影响,城中大大小小的丝织作坊均因内忧外患而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开始停工。

城中开始出现许多生活难以为继的流民,偷盗抢劫的案件逐渐频发,府衙担心流民数量一旦增多,必然会引发起义和内乱。

罗庸一家子决定回乡躲避,带着一家子老小来跟傅芸道谢并告别。

院中还留有一百多石粮食,傅芸将那驾马车赠与他们,尽量多带些粮食回乡保证一家子的口粮,剩下的,她打算拿出来赈济流民。

罗庸早有准备,在此之前,已经偷偷将自己事先低价买来的粮食全部转运走了,一家人这两三年的口粮都不成问题,只一个劲地感谢这段时间傅芸对他们一家子的照拂。

送走了罗庸,傅芸与姑母一起,带人去了小院里,在那间院子里搭上灶台,煮粥免费赠与流民果腹。

然而,一百多石粮食,不到小半个月就全部施舍完,流民的数量却是随着时间推移,只多不少。

傅芸又想起了王氏曾购买了十大船的粮,至今也未曾听说她出手卖出,便特意去找了她,打算用现在的粮价买来一部分,继续施粥。

王氏却是摇头,“芸娘,施粥也算上我一份吧!我那里有一千石粮食,我赠送九成出来,分文不收。”

傅芸大为意外,王氏竟能有如此心怀,“伯母放心,我也相信善心必然会有善报。”

王氏拉着她的手,“我其实还是有私心的!你伯父他又把冯氏接回来了。”

又放她出来了?

“为何又把她接回来?”

“我也是奇怪,特意拿了银子买通了她屋里的人,询问才得知,她们冯家的男人挨了廷杖,又被罚没了家产,后来一家子全跑去投靠了倭寇,这回沿海上岸的倭寇里,有一支就是他们冯家人带领的,到处烧杀抢掠,你伯父他怕影响到他,立刻就派人把冯氏给接了回来。”

这姓冯的还真是打不死的小强,阴魂不散。

傅芸没想到事情会进展到这一步,但现在也别无他法,只有走一步看一步。

“那伯母是想我怎么做?”傅芸问道。

王氏叹口气,“我没别的诉求,只想着,到了万不得已之时,你能想办法,帮我把嫣儿带走,保全她的安危。”

其实不必她说,傅芸也猜到。

“伯母请放心,目前金陵虽有些混乱,还没到贼寇横行的地步,万一真有那天,只要我能有一处庇护之所,必然会带上嫣儿妹妹和伯母你一起。”

王氏听了大为放心,“我买那些粮食,至今未告诉你伯父,不如我也派出一些人帮你煮粥施粥吧,多少为宋家也博得一点好名声。”

王氏能有这个想法,当然是好事,傅芸哪会拒绝,“也好,就是不知伯母能否当得了伯父的家?”

王氏道:“如今城中有头有脸的富户都开设了粥棚安顿灾民,防的就是万一乱起来了,那些起义军能看在曾经周济过他们的份上,放他们一马。而你伯父至今不见一点动静,说是家中的粮食只够府中这两年的口粮,手头上的银子全部投入到生意中,现在整个城中的丝织产业都停了工,卖又卖不掉,我本想告诉他我早先买有一批粮,可见他又接回了冯氏,堵气又没有告诉他,现在是时候把粮食拿出来做些好事了。”

不管施粥是出于何总目的,总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