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长安好 > 140 堂堂正正比一场

140 堂堂正正比一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底他从前也无交友的经验。

“走吧。”崔璟跃上了马背。

元祥很快上马跟随。

看着自家大都督英武挺拔的背影与那一向睿智的脑袋,元祥不禁摇头在心底感慨,缺爱如都督,实在是很容易在这些从未触及过的亲近关系中迷失头脑啊。

常岁宁与常岁安在家中用罢午食,便出了门去。

今日是国子监旬休之日,崔琅提议办一场社宴,地点选在了城中有名的风雅之处——聆音馆。

此馆如其名,以乐音著称,有城中最好的乐师坐镇馆中。

京师各社皆有社宴活动,常岁宁本不喜张罗这些,但崔琅愿意出钱出力,她作为一社之主只需出个面,便能平白捡了这笼络人心的好处,自也没有不乐意的道理。

无二社如今共有社友十八人,个个皆是崔琅严苛把关选进来的。

凡入国子监者,若非有家世背景,便是自身才学过人,这样一群少年围在一处玩乐,时日久了,便不会只是简单的玩乐。

常岁宁昨日才去过田庄,她深知那些粮食在被收获之前,需要经过松土,播种,浇灌等诸多准备与等待。

一颗种子自萌芽,直到它被收获之前,没有一日的时光是虚度的。

聆音馆内所设为江南之风,馆内除了供人听曲儿的大堂与二楼雅间之外,于后院还设有雅院四座,以供喜好风雅的文人聚会。

崔琅今日便包下了其中一座“竹院”。

常岁宁下了马车,甫一走进馆内,便听得有琵琶声入耳。

堂中有听客摇头吟唱,她与常岁安在伙计的指引下穿过前堂,进了后院,青竹帘落下,琵琶声渐远。

“咿,常娘子!”

常岁宁正要去往“竹院”,忽听得有一道声音自一旁响起。

她转头看向来人,含笑抬手:“谭举人。”

那蓝衫青年大感意外:“常娘子还记得在下”

常岁宁笑道:“阁下是与太白情投意合之人,想记不得都是难事。”

谭离不由失笑:“常娘子果真好记性……”

旋即好奇地道:“听闻常娘子在国子监内结下一击鞠社,名为无二社”

“是,今日正是为社宴而来,谭举人如不嫌弃,可入竹院共饮茶酒。”

谭离面露极度遗憾之色:“多谢常娘子相邀,只是谭某今日也是受邀而来……”

说着,听得有脚步声,回头看去,便道:“正是赴宋举人的诗会而来!”

想他来了京中之后日子不算宽裕,便喜好蹭吃蹭喝蹭冰盆用以缩减开支,同是来年要下场的举子,他与才名远扬的宋显自然也是相识的。

那一行走来的文人中,被众人围拥着的正是宋显。

他见得常岁宁时,原本与人微微含笑的面孔之上神态敛起。

“宋举人,这位便是端午于登泰楼内作画的常家娘子。”谭离说着,忽然一笑:“二位同在国子监内读书,必然是相熟的,想来倒不必我来多嘴引见了!”

“我与其并不相熟。”宋显目不斜视地纠正道:“且常娘子也非是于国子监内读书的监生。”

说到后半句时,他似有意无意地咬重了“娘子”二字。

谭离一愣之后,又笑了起来:“对对,常娘子是单独拜了乔祭酒为师的……”

宋显几不可察地皱了下眉。

“诗会要开始了,走吧。”他似一刻都不愿在此多待,浑然一副不愿与什么人为伍的姿态。

谭离笑着朝常岁宁揖手告辞,跟上了宋显他们。

“宁宁,那位宋举人是哪个”常岁安皱眉道:“怎看起来好像有些……”

“看我颇不顺眼。”常岁宁自行接话。

常岁安点头:“对!”

剑童多看了自家郎君一眼。

不得不说,只有在与女郎有关的事情上,郎君才会显现出超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