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长安好 > 217 陛下是否会强留?(月票清仓了)

217 陛下是否会强留?(月票清仓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之间,求存尚是艰难之事,她嫁去又何谈体面尊严?

说什么以她之能共治邦国……吐蕃野心在此,吞并吐谷浑是迟早之事,她嫁过去,不过是为稍加延缓那一日的到来而已!

说白了,她的作用便与当年的崇月一样,只是作为一个为大盛换取喘息之机的牺牲品罢了!

当年崇月长公主嫁北狄,为大盛争取了三年休养生息的良机,也为她那薄情的母亲换来了最好的掌权时机——

而如今,她这位「固安公主」,又能替对方换来利益几何呢?

那所谓「造化」之说,不过是拿来诱哄她更卖力些赴死的谎话罢了!

明洛眼中涌出悲怒不甘的泪,视线朦胧间,她抬首望向重重宫阙,忽觉这么多年的努力与审慎,都只是一场黄粱妄梦。

也是,她早该明白了,从她决定做崇月的影子开始,就该想到这一日了。

她垂眼看向手中的圣旨,说来真是可悲,她「学」得最像的一次,竟是今日。

不,不是像,是她真的成为第二个崇月了。

明洛抬手拭去泪痕,倏地轻笑了一声。

她从前真是大错特错,竟天真的以为帝王待死去的那双子女当真存有愧疚之心,只要她做好崇月的影子,就能在帝王那一丝愧疚与亏欠下谋得长久庇护。

现下看来,是真,是假,是影子,又有何区别呢?

她这影子下场如此,那个真假莫辨的常岁宁,又会有什么不同吗?

明洛通红的眼底有些许空洞的好奇。

她原是不必急于除掉对方的,都是棋子而已,她这颗棋子只当看下去,等着看一看那另一颗棋子的下场……不知是否会有什么新意呢?

她又笑了一声,脚步沉钝着,走进了那浓重的夜色里。

明洛走后,很快又相继有人进了甘露殿面圣。

几名官员持密召离去后,天镜国师臂间挽着拂尘而来。

「……李逸的确不堪大用,朕此前以为有常阔坐镇军中,二人应可互补,李逸纵无大才,却也不至于酿成大误,至少他身为李氏子弟,可替朕震慑乱军。」

「但他用兵不力在前,朝中弹劾声无数,如今他父亲淮南王去世,朕担心他重压之下会生出异心……」

听着帝王低语,天镜国师道:「所以圣人才未曾同意更换主帅之提议,怕的便是于此关头逼反李逸将军?」

「正是。」圣册帝道:「但朕的反对,只是做给他们看的,李逸这个主帅今已非换不可,只是不能大张旗鼓,让其与军中提早得知消息——」

「所以,朕已令怀化将军贺危,持朕密令赶赴扬州,待见到李逸之时,再示出易帅旨意,令李逸返回淮南道替他父亲守丧。」

如此方能将易帅的震荡降至最低。

天镜国师:「圣人思虑周全。」

「此等时机,朕岂敢有丝毫大意……」圣册帝此刻方才显露一丝疲惫之色:「然朕手中可用且可信之良将少之又少,贺危算是一个,他此番离京后,若何处再起兵乱,朕又还有几人可用?」

未雨绸缪,方是能者之道,但她手中可用来筹谋布局的筹码已经越来越少了。

此次她清算了长孙一族,虽伤敌一千,亦自损一千,不止是将才,可以替她顶替那些朝中要职、把控各处的人才也远远不够。

若不能及时替上,那些权力便只能回到崔氏等大族手中。

圣册帝似在自

问:「……国师称朕生来便有帝相,可朕这个帝王,是否当真气数将尽?」

天镜国师轻叹了口气:「此非贫道可窥探之数。」

「朕将一切都交付给了大盛江山,自继位以来,勤恳理政,未有丝毫松懈,朕以为,天意不当如此待朕……」

看着御桉下方凋刻着万里江山的玉图,帝王眼中疲惫才慢慢散去,思索道:「朕只是欠缺可用之才……朕时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