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长安好 > 272 不是还未到吗?

272 不是还未到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一只半人高的莲缸前停下脚步,去看那缸中水,道:「过了上元节,天气果然一日日暖了……」

他身后跟着一名挽着拂尘的道人,闻言会意一笑:「贺喜徐公,东风已至了。」

天暖水清,水面不再结冰,万事俱备之下的东风便到了。

「我本不愿这般着急行事……」徐正业看着那如镜般的水面,道:但如今有人自作聪明。」

他原本可以等到各处计划的更妥当一些之后,再行实施计划,可这篇檄文让他处境突然紧迫,不得不尽快付诸行动。

说到那自作聪明的少女,胸有成竹的徐正业只觉好笑,便笑问了道人一句:「依真人之见,那七十三日之说,是否有几分可信?」

「妖言惑众罢了。」道人拈须道:「贫道观徐公之相,大业将成,不必将区区女子无稽之谈放在心上,若徐公认为那女子会是个变数,来日除去即可。」

「不必我去除,她也要为自己的狂妄之言承担后果……」徐正业不以为意地说了一句,看着水缸之中倒映着的蔚蓝苍穹,道:「江都是个好地方,易守难攻,繁华富庶,适宜久居……」

然而,真龙不可长潜于渊。

他志不在区区江都,江都地处边缘,终究不适宜作为政治经营之所,他之志,远不止那少女檄文中所言那般欲在江都称王,这里只是他的起步之地,注定不是他最终要停留的地方。

更何况,现下的局面也不允许他久做停留,再留下去,他只会在那些质疑中陷入被动,好不容易聚起的人心,不能就这样散掉,由此前功尽弃。

「大将军。」

一抹藏青色闯入余光内,徐正业将视线从水缸倒影中离开,看向来人,笑了笑:「观临可是有事要与我说?」

他是敏锐的,方才在议事厅中,他即察觉到了骆观临的欲言又止。

此刻,徐正业示意那道人退下,四下再无了旁人在。

看着那张温和的笑脸,已许久未能和徐正业单独相谈的骆观临,心中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开口询问:「大将军让葛知庆率军攻打寿州,可是改变主意,不去洛阳了?」

前往洛阳,是上元节前徐正业刚起的心思,只和他们几名文士幕僚商议过,那些武将暂时不知情。

但此举事关重大,需要从长计议,故而尚未真正定下。

徐正业:「不,计划未改,只是要提前了而已。」

他本欲直指京师,然而和州兵败至今,他已明白这条路行不通,所以,他给自己重新选了一条路。

去中原东都,洛阳。

他只需在洛阳站稳脚跟,即可得到更多支持,那里是培植政治势力的最好选择,可以给他想要的一切。

骆观临一愣:「那……大将军何以要让葛知庆继续攻打淮南道?」

徐正业:「总要有人分散常阔大军的注意力,以此来拖住朝廷大军。」

骆观临怔在原地。

也就是说……这三万大军,是白白去送死的?

葛知庆还以为自己得到了主公重用,得以去打头阵,后续即会有大军跟上,与他一同攻打淮南道……

殊不知,他领下兵符离开的那一刻,即成为了一颗被丢弃的棋子,与那三万大军一起成为了替徐正业声东击西的弃子。

看着面前神情澹然的徐正业,骆观临心中升起一股近乎悲沉的寒意。

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情绪,

徐正业似有若无地叹了口气:「观临,成大业的路上,心软乃是大忌。」

骆观临垂下眼睛,许久才应了声「是」。

直到徐正业的声音再次响起:「此去洛阳之事,已经开始筹备,观临可要随我一同前往?」

这句话让骆观临恍忽又回到了与之初遇之际。

那时,对方于月下画舫之上相邀——我欲讨伐窃国妖后,扶李氏正道,救天下于水火,贤弟可愿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