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长安好 > 348 两根拂尘

348 两根拂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亦或是……

在此类卦言之前,没有哪个帝王不希望得到一个更为明确的指引。

若无更明确的指引,历来因此选择宁可错杀不愿错放的帝王亦比比皆是,但那是为昏聩之举——

同天镜提及此事时,圣册帝曾言【朕不愿成为一个多疑昏聩的君主,朕今已被逼多疑,实不愿沦为昏聩之君。故请国师助朕,除祸扶正,共寻天下太平之道】。

而此刻,天镜惭愧道「祸星之说,贫道当下尚无所得。」

圣册帝亦不见失望之色,只颔首准允了天镜的告退之礼。

看着道人离开内殿,圣册帝视线轻移,习惯地落在了那樽香炉之上。

她自语道「……无论无绝如何帮忙遮掩,可朕还是认出阿尚了,阿尚是朕怀胎十月生下的亲生骨肉,远非凡夫俗子可比,纵她改换容貌淹没于芸芸众生之内,朕亦能将她辨出。」

「母女血亲,是为天地间最深的羁绊,是割舍不断的。」

圣册帝略有些疲惫地闭上眼睛,想到常岁宁因擅自誊抄藏书而在朝堂之上惹起的非议,复缓声道「朕仍相信,吾儿必是回来助朕的,而非是与朕为敌的祸星。」

而遥想往事,一桩桩一件件,从小到大,阿尚所走的每一步,都从未令她失望过。

她至今仍能回想起,在她替阿尚穿上男孩衣袍的那一刻,懵懂的阿尚曾拿稚气十足的声音与她保证【母嫔放心,阿尚绝不会让您失望的!】

彼时如此,之后事事如此,她的孩子说到做到。

后来,陪伴她许久的嬷嬷也曾感慨,殿下是个好孩子,好似生来便不会让人失望的好孩子。

她也这样认为。

现下,她仍愿意这样认为——阿尚,是不会让她失望的。

大云寺中,各处在为住持方丈的后事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暑天尸身不宜暴露停放太久,出家人了无牵挂,无绝当日午后便入了棺,入棺之际,天镜始终在旁相送。

他对无绝始终是有相惜之心的,在他看来,二人本是同道中人,本该引为知己,共参此大道,可无绝待他始终有莫名的敌对之心。

天镜时常回想,自己究竟何时得罪了此人,但总也想不出答案。

是因存有相争之心吗?也不是,无绝对功名利禄并无追求,这些年来之所以肯自困于此,不外乎是为了那座天女塔中的法阵而已,而今法阵已成……

思及此,天镜不知想到了什么,看着那即将合上的棺木,抬脚走上了前去。

棺盖已推上大半,天镜轻甩出拂尘,落在棺木边沿处,惜别送道「愿友此行走好。」

一旁的僧人念了声「阿弥陀佛。」

一片诵经声中,天镜将拂尘收回,棺木被彻底合上。无人留意到,棺木与棺盖嵌合处,留下了两根银白色的长须。

无绝下葬前夕,乔央自国子监下值后,换了身不起眼的常服,乘着一辆国子监内仆役外出采买时惯用的青驴车,掩人耳目地出了门。

青驴车在城中登泰楼后院处停下,乔央下车叩门,不多时,一名仆从将门从里面打开,见得乔央,微吃了一惊,赶忙侧身将人请进来。

登泰楼后院与前堂隔开,是为酒楼掌柜及东家居所,平日并不待客,此刻那仆从将后门合上后,即压低声音问「……乔祭酒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登泰楼作为先太子殿下的暗线所在,能存留至今,靠的便是十年如一日的小心谨慎。这些年来,乔祭酒也好,常大将军也罢,与他们东家私下都甚少往来,如此时这般直接从后院

找上门的,还是头一遭。

「我来看一看孟列。」乔央往里走着,边问「他可在楼中?」

「东家他……」仆从欲言又止,但还是将乔央带了过去。

说来,乔央虽曾与孟列共事多年,但说起孟列的住处,乔央尚且是第一次踏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