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长安好 > 393 大盛这是要亡了吗?(月底求月票)

393 大盛这是要亡了吗?(月底求月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怕是注定落空。

当初她还没去江都呢,就以主人的语气邀他来日去江都做客……之后果不其然,她果真堂而皇之地将江都装进了她的麻袋里。

而如今,她又将江都变作了她的麻袋,把各路人才都往里头塞……

这样的人,当真会轻易甘心扶持他人吗?

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她甘愿称臣扶持?

长孙家看好的荣王,有这个能力吗?

郑潮觉得悬,但还是委婉地道「既然是旧识,先探一探常刺史的想法也无不可……」

接下来,长孙家的人又向郑潮询问崔璟的近况。

郑潮在心中咂舌,合着,长孙家专想收留被士族唾弃的过街老鼠是吧?

不过,他大外甥,的确是很值得拉拢的对象。

但事关玄策军,此中分量太重,也没什么把握可言,长孙家的人也未敢明言,只是旁敲侧击。

郑潮并无意替崔璟做任何选择,他如今不过是外甥养在外头的穷舅舅罢了,并没办法去当外甥的家,做外甥的主。

关于外甥的想法,郑潮也不多做透露,当然,他也无从透露——大外甥怎么想的,他了解的还真不算多。

长孙寂留郑潮住了几日,这几日相处下来,郑潮对这个长孙家的少年家主印象颇佳。

郑潮离开前,与长孙寂约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保持书信往来。

事实上,郑潮这一路,同不少谈得来的人,都做下了如此约定。

长孙寂欲赠盘缠,被郑潮拒绝了——没法子,大外甥给得太多,让他足够维持衣食无忧的生活,及视钱财为粪土的清高形象。

说来……明日好似就是中秋了?

于是郑潮决定给大外甥写一封家书,信上说了近来见闻,有山水风光,也有战事疾苦。末了,又提到在峡州时被人拿菜刀威胁之事,并归结为【幸而得吾机智化解】

郑潮刚将这封家书送出去,欲乘船渡涪陵江时,忽听渡口人声躁动,原是有人带回了东面的战报——

「……韩国公李献败了!今已被卞春梁大军,逼退至荆州!」

「洞庭已落入卞春梁之手,并占下岳州,大行烧杀劫掠之举!」

「卞春梁大军如此凶狠勇猛,这可怎么办才好……」

「我这里有一道檄文……正是出自卞春梁麾下军师之手,他们还扬言要‘直捣黄龙,攻入京畿上都,为昔日道州枉死的百姓讨回公道!」

郑潮忙上前去,同那名着文衫的年轻人借檄文一观。

去岁初,道州大旱,因赈灾不及时,致使无数灾民饿死,近年大盛多灾,起初朝廷并不曾如何在意这一场旱灾下的人祸。

至去年秋日,开始有道州灾民涌入京师,求天子怜悯主持公道,那时徐正业之乱已现,京师戒严并排查徐贼同党女干细,很多灾民被错杀,或被暴力驱逐。

他们的声音不被倾听,生死亦不被在意。

这份民怨,借着徐正业起事之风,在盐贩卞春梁的带领之下,很快聚集成了一支乱军。

到底是民间势力,乱起之初,朝廷仍未十分放在心上,直到几扑不灭,愈发势大,眼看着卞春梁自道州起,先后攻占了衡州,邵州,今年春日又占下潭州,举兵攻往洞庭——

徐正业之势已被扑灭,反而起初不被重视的卞春梁之势愈发壮大。

卞春梁的野心是写在明面上的,高举报复之旗,誓要攻入京师,推翻当下朝政。

他扬言为民请命,

要为道州枉死的百姓讨回公道,血债血偿,因此所到之处,凡官员权贵豪强,皆被他劫杀一空。许多当地士族,家中无论老幼也皆遭屠戮,之后再连同屋宅被一把大火烧成灰烬。

若说当初徐正业尚以匡扶李氏江山之名拉拢官员贵族,卞春梁便是公然站在了官权士族的对立面,他于檄文中言【刀下杀尽贪官污吏,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