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 第458章 并州文武的盛宴【求订阅*求月票】

第458章 并州文武的盛宴【求订阅*求月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燕国和秦国结盟,进攻赵国,代价是什么?
秦国派出大将冯唐入燕为相,燕国连反对的资格都没有。
这就是霸主的行为,弱国无外交,不外如是。
冒顿想要利用并州,挑起草原各大势力的混战,给匈奴争取到发育的时间。
但很可惜,他不是秦孝公,言晏也不是魏文王,不会错过这种送上门来的机会。
儒家是最擅长引经据典的,同样的,他们也是最擅长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
恰好言晏就是出身儒家,不会走魏文王的老路,放任匈奴学秦国苟发育,坐看天下剧变。
这绝不是言晏小心眼,趁他病要他命,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言晏很清楚。
之前他弄不死冒顿是因为冒顿苟在匈奴王庭,他过不去。
现在,冒顿主动送上门来,言晏就不可能再放他回去,尤其是冒顿自己把借口和理由都给他找好了,没理由再放回去。
并州的满朝文武也都发现,是他们粗浅了,本以为他们站在第一层,冒顿算计并州站在第二层,混不知,他们的君上已经站在了云端。
算计,计谋,那是弱者才需要的,强者永远选择掀桌横推。
冒顿现在十分后悔,却根本没有了反驳和拒绝的权利。
草原的臣服不是这样子的啊,谁能想到言晏会不按常理出牌。
尤其是在这个大争之世,居然去走周天子分封的那一套。
“尊王复礼,原来还能这么用!”曹参表示自己学到了。
儒家的尊王,复礼原来并不是什么繁文缛节的空谈,只是过去那些君主不会用而已。
其他儒家士子也都恍然回过神来,怪不得他们觉得熟悉,写的不就是周天子对待分封的诸侯的做法。
亏他们还是儒家弟子,居然第一时间没想过用周天子之礼法来占据匈奴,差点被冒顿单于牵着鼻子走。
庆幸,他们的君上醒悟过来,将计就计,难怪君上能成为儒家第一位封君,还是实权封君。
言晏笑吟吟地望着冒顿,他用周天子与诸侯之礼对待匈奴,整个天下都没人能挑他毛病。
“匈奴不通教化,恐怕很难接受并州的大人们的教化,而且风俗丑陋,难入诸位大人的眼……”冒顿心思急转,绝不能让并州的文武官员入匈奴,否则以中原文明对草原文明的碾压,不出一代人,草原文明也将不复存在。
冒顿自认他对中原士子有所了解,尤其是那些贵族士子,绝不可能愿意跑去茹毛饮血的匈奴为官。
只可惜,他忘了,并州是并州,中原是中原。
能在并州为官的,都是经历过几千里雁门—云中行的狠人,他们很多都是怀才不遇,家世不足之人,否则也不可能当时安逸的生活不远万里来到北掖王庭,还一呆就是好几年。
现在,言晏需要他们去掌控匈奴,成为封疆大吏,谁会拒绝呢?
尤其他们若是能将匈奴同化,将来史书上,他们极有可能成为与商君齐名的存在。
移风易俗,归化匈奴,这份功绩,足以让他们名留青史。
吃苦算什么,来并州的路上,啥苦没吃过?
族谱单开一页,史书浓墨重彩一笔,这种机会都错过的话,大腿拍碎都不足以说明他们的后悔了。
“冒顿单于不用担心,吾等愿为匈奴繁荣富强而尽我等所能!”
都不需要言晏开口,并州的文官们就已经争先恐后的开口,谁都不愿错过这种机会。
不仅仅是青史留名的机会,还有实打实的权利啊,到了匈奴,他们就是土皇帝,封疆大吏。
有了这份资历,将来再调回北掖王庭,他们就有资格成为三公九卿的存在。
冒顿望着满朝争先恐后的文臣们,有些迷茫了,这与他了解的中原贵族、士子不一样啊,他们这么有理想,有志向的?
“匈奴士兵桀骜不驯,更习惯了慕强,以下克上,我担心并州的将军们把握不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