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 第83章 毕自严的经济观

第83章 毕自严的经济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古人大都靠天吃饭,种田没有农药化肥,农作物和人一样,没有吸收足够的养分就长不大,所以每亩田的产量很低。后世经常听老人说,种田种菜都是一个道理,你勤浇水施肥,庄稼就长的好。

你给它吃的好,它就给你吃。

“这点朕准备和爱卿说,”崇祯叹了口气,“三边总督洪承畴上书,陕北从去年就开始干旱,天上没下一点雨,家家户户的存粮都快吃完了,连山上的草根树皮都被人们拨下来吃。”

“吃不上饭的百姓就像干柴,只要有人扇动一下,立马就能聚起一支造反队伍,所以陕西的叛贼剿不胜剿,前面刚剿完,后面又冒出一股,致使官军疲累不堪,他请求朝廷调兵派粮的折子朕收到了三封。”

洪承畴一上任就推翻了杨鹤的招抚政策,他深知朝廷的窘况,权贵们的贪婪,靠赈济灾民是不现实的想法,只有把造反的灾民全部杀光,吃饭的人少了,剩余的人有粮食吃自然就不会造反。

这有点残忍,但是这就是现实。

“朕打算免除陕西三年赋税,徭役,山西二年赋税,”崇祯面色严肃,“毕爱卿,接下来北方各省可能都要减免一些赋税,朝廷在北方都收不到多少田赋,你们户部要早做准备。”

“为朝廷多想点开源渠道,在不激起民变的情况下,从南方征到更多的粮食。”

“朕已经派田国舅去南方购粮,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未来几年朝廷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弄到粮食,让百姓有饭吃。”

“皇上,微臣明白,”毕自严郑重道,“想要获得更多的钱买粮食,无非就是开源节流,臣建议朝廷约束百官的宴请,严惩铺张浪费。”

“同时,朝廷出钱雇佣老百姓兴修水利,整顿农田,开垦荒地。”

“现在有了大明皇家银行,微臣认为可以由朝廷牵头,找一些信用良好的商户,给他们提供资金,让他们扩大经营。”

“再要求他们招收无业,或者无产人员当伙计,这样的话百姓,商户,银行三方都能获利。”

“朝廷也能解决很多人吃饭,老百姓有事做,能挣钱,人们也就能安心下来,不会被人鼓动去造反。”

崇祯奇怪的看了眼毕自严,这不是有点像小胡子搞的国家出钱,发展内需,盘活经济吗?老百姓出力赚钱,朝廷修了马路,恢复了农业,建立了工厂,生产各种东西,老百姓再用赚来的钱买生活用品,形成良性循环。

不过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朝廷必须先大笔投入,要换做历史上那个崇祯,他就算知道这么做的好处,但是朝廷没钱,或者说皇帝没钱,只能向老百姓不断加税。

“爱卿这个办法好,朕原则上同意,但是这个商户的选择就要慎重,”崇祯高兴的说道,“不能让奸商钻了进来,还有朝廷要定期对这些商户进行审查。”

“不能让朝廷借给他们的钱花在吃喝享乐上,不准他们虐待伙计。”

户部主管钱粮,收税,对于一些商户也更熟悉,这件事交给户部正合适。

当然了,作为皇帝保持一定的警惕是必须的,被户部选中的商户,再叫锦衣卫和东厂查一下,这样就基本可以了。

“微臣明白,臣回去就准备商户名单,”毕自严应道。

“皇上,您叫我去澳门买火炮的事有消息了,”李邦华笑着说,“那个卜加劳铸炮厂经过我们的努力同意搬迁到京师,所有铸炮师下个月就能抵达。”

“微臣答应给那些夷人二十万两银子作为补偿,这笔银子希望皇上批准。”

其实是上次崇祯说要铸上万门火炮刺激到李邦华,他派了亲信前往广东。

广东巡抚正好是李邦华的好友,由他给澳门的葡萄牙人施加压力,购买铸炮厂,不同意就派兵把他们赶下海,同意的话就给二十万两银子给他们。

澳门的葡萄牙人没办法,铸炮厂没了还可以从国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