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 第122章征商税

第122章征商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在解决了税收的事,不过这要起到效果还很慢,不能立即搞来钱。

“刚刚朕听毕爱卿说,我朝的商税全国只有五万两,而田赋折银有一千多万两,这相差太大,”崇祯俯视着群臣, “朕在京城看到经营商铺的商人何止万家,还有的大商人年赚上万两。”

“商税这么低是怎么回事?你们在糊弄朕吗?”

“朝廷增开一个部门专门收商税,就叫工商局,人人经商都需要纳税,谁敢不交税锦衣卫直接抓起来。”

话音刚落,殿内立马跳出十几名官员反对, “皇上, 征商税是与民争利, 渔肉百姓,皇上想增加国库收入要想其他办法。”

“难道商人就不是大明子民,他们拥有更多的钱,朝廷征收商税是合理合法的,”崇祯严肃道,“朝廷不向有钱的商人征税,反而不断向庶民百姓加税,这是哪门子道理,你们是在为谁说话?”

“皇上,小商小贩也没有钱啊,他们也是弱势群体,如果朝廷一旦征税,就会断了他们的活路,”礼部侍郎钱谦益也走出来反对。

明朝的农业税低,商税更低,由于朱元璋出身农民, 体谅天下百姓,定的税收都是很低,刚好够朝廷使用。

朱元璋规定:凡商税, 三十取一,过者以违令论。

明朝的人们一直过着低税的生活,一旦朝廷要加税,民间就激烈反抗,他们不是偷税漏税,而是光明正大的抗税,万历帝派出的矿税太监都被打死。

其实明朝的税真的不重,史书上说明朝的灭亡是因为横征暴敛,而崇祯也被称为“重征”,这里面的水分太大。

账面上很重,收税都收到了几十年后,可是真正收上来的少之又少,否则历史上崇祯也不可能连一百万两都拿不出来。

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他们是没有胆量抗税的,因为官府随时可以抓了他们。

可是对于那些士绅来说,他们有钱,有地,有人。根本不怕官府,反正他们上面有人,如果逼得急了就找借口拖着,什么盖园子没钱了。

做生意亏了,先拖他两年,甚至还给你立字据,两年后肯定会还。这你怎么办,人家都立字据了,你总不能再逼死他吧。

何况当地官府也不一定能干过士绅,这种情况下官府怎么办,要么暴力压榨百姓,要么说收成不好,要朝廷减免税收。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士绅就联合起来一起抗税,反正大家都不交,不交你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还有的官员把帮地方士绅逃税抗税,当作传统美德。士绅和当地官员一起联合起来反抗皇帝收税,朝廷的吏治又松,啥事都是低效率,能糊弄就糊弄。

以至于不逃白不逃,逃朝廷的税,涨自家的名望,何乐而不为?

“朕什么时候说过要收小商小贩的税,钱谦益你不要混淆视听,”崇祯气愤的指着钱谦益直接喊他名字,“对于年收入30两以下免征商税。”

“皇上,微臣认为商税要征,而且要大征,”毕自严站了出来,撇了眼钱谦益,大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商人赚取高额就要带头交税。”

“如今朝廷财政困难,每一个大明子民都要出力出钱,帮助朝廷赈济灾民,抵御建奴。”

“微臣请皇上立即下旨在全国征收商税,”毕自严跪倒在地郑重的说道。

“嗯,”崇祯点点头,“太祖开国之初体恤百姓,执行与民生息政策,规定三十税一,如今百姓也该回报朝廷的恩养了。”

“如今朝廷困难,商税暂时改为二十税一,待日后朝廷渡过难关再降低税率。”

收商人的税总比收老百姓的税好,至于那些敢抗税的自己有的是手段整治。

“皇上,商人本来挣的就少,朝廷再课以重税,商户都关门歇业,市场必将崩溃,朝廷不能与民争利啊,这是苛政,苛政猛于虎,请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